自卑
“我所拥有的都是侥幸,我失去才是合理人生。”
原罪
虽然这是个夸耀瘦身成功例子的年代,但是胖依然是种原罪,一旦存在终身难去。
深刻
记住,爱情是个奢侈品。
普通人只是繁殖和搭伙过日子。
废物
成为废物的9大根源
1.犹豫不决
2.拖延
3.三分钟热度
4.害怕被拒绝
5.自我设限
6.逃避现实
7.总找借口
8.恐惧
9.拒绝学习
怕了
减肥就是要心狠,说吃两碗绝对不吃一碗,进了烤肉店生菜别上桌,火锅一点火油碟要两个。
真实
凡经历的,不会消失。这句话,原来是真的。
我淦
如果你确实没朋友,那就去对喜欢的人表白,对方会提出当朋友的。
烦恼
等你过了25岁就没必要定闹钟了,你的各种人生烦恼会让你自动醒过来
影响
戴耳机的人都在改变世界,把它变成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影像。难怪曾经有评论家反对随身听,因为它真是把一个众人共享的领域切割成原子式的私人空间。这真是最彻底的个人主义,不只拒绝沟通,还要吞没外在为己所用。
温柔
我告诉你我喜欢你,并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只是希望今后的你,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不要灰心,至少曾经有人被你的魅力所吸引,曾经是,以后也会是。
后浪
时间线上的创造力全被后浪激发起来了,这个素材在两个方向上都完成了动员,确实是个很成功的产品了
其实我倒觉得吧,主创团队看到有些批评大概也会觉得委屈,譬如说关于爹味。事实上现在的市场化机构在制作主旋律题材内容的时候,早都会很有意识地规避主旋律用语。就比如这条视频的文案,你们仔细听,没有出现过哪怕一处“复兴”、“伟大”、“崛起”、“民族”;相反出场的是“流行”、“大众”、“世界”、“热爱”,后面这些关键词底子上都可以是很人本主义的。定义上的国家主义表达只集中在区区四句话,全程“国家”只出现两次,“中国”仅出现一次,对四五分钟的正能量来说比例已经是极低了,这是有意把控的结果。
并不仅是这一条视频如此而已,其他各家稍微入流的市场化大厂出品、甚至头部官方机构的非时政任务内容,现在都越来越懂得软化。为什么要这样?就是怕出爹味嘛,怕不酷、不潮、不卖座。消费社会诚然有易被合流收编的漫长历史,但它从根子上还是会消解一些东西、并且对宣传工艺形成持续的压力。流行语都半年三个月换一代,八个样板戏管十年的日子就是回不去的了,哪怕受监管的市场也依然远远远远要比没有市场强。
但为什么这条视频还是呈现出了这么浓烈的爹味?一些技术上的细节可能有微妙的推波助澜。比如BGM,还是在告诉你这是主题作文;比如语态与讲者人设的不巧结合,姿态没放下来,嘴上致敬年轻人,听起来却怎么都是让爸爸我来告诉你。
但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恐怕是在于:价值中空,核心力量跟不上表现技术,就让一些有着更高期望的观众失望,进而放大了“这是爹爹让你听话”的观感,因为每次让你听话乖的时候就是拿不出道理服你的时候。
主创团队不是不努力,然而诠释太弱,撑不起来,可能也确实拿不出来,不可能拿得出来。核心题眼“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指的是什么?就是物质,单纯的物质而已。是高楼大厦、电子产品、游戏、旅游,很好,but no more。
你在试图阐释的,是权利啊同学;你在试图服人的,是权利啊我靠;是那件人类跌跌撞撞几千年挣扎进入现代、怀抱胸中的梦与正义啊。然后我们被告知只有物质——所以都世界第二了还只配这种想象力是么,我们就只配这种程度了是么?
时间线上的吐槽给我启发蛮大的,写得好笑是一回事,我是发现这帮人其实才是对“我们”有着更高期待、更多祝愿的成员。批评是因为不满足,不满足于“富裕得只剩下钱,自由得只能上网”;而不满足是因为热爱,热爱作为共同体的我们,we as a whole deserve better, so should we struggle to be better. 到最后居然还不自觉应节了,真不是故意的。祝大家无论年纪热血不熄,心中有火则青年魂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