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经纬线:特别佩服搞实体经济老板的心理承受力,需要应对各种可知或不可知的风险,一不小心,心血付之东流,甚至欠一屁股债,很难翻身。
@方出神:近期密集走访了一批朋友,简单概括一下现状:买了比特币的扬眉吐气,买了茅台的唉声叹气,卖了房的一身轻松,买了房的忧心忡忡,创业的都想找个地方打工,打工的都想搞个副业,有工作的越来越小心翼翼地苟着,没工作的破罐子破摔反正也找不着。
@一玶海岸:昨晚第一次研究了一下社保计算方法。我自己出的钱进个人账户,公司出两倍多的钱进大池子。公司付的钱很多,能给自己员工的保障钱却很少。池子里的钱都给广场舞和暴走团了?
@一玶海岸:越是在业务发展上强势,听不进意见,压榨员工 996 的领导,越容易出事。越是躺平,谨小慎微,层层加码防风险,把员工管得死死的领导,越安全。
@combohi: 本质是普通人工资太低 最低工资标准跟不上 gdp 然后是企业实际税率其实偏高 试想一下 10 年前工资三四千 现在还是三四千
@司天钦 Gosta: 早餐店只有两种模式能干长久能挣钱,大企业连锁餐饮店招经理店长店长,要么就全家老小从晚干到晚的传统早餐店。搞成小微企业还要请员工的,根本干不长…
@奶霸知道:什么是每人 7 亿美金信托?
因为 7 亿美金约等于 50 亿人民币,如果存在汇丰银行只拿利息,假设按最高 3% 优惠利息计算,一年就是 1.5 亿人民币,每个月 1200 万元,每天 40 万元。
对三个小小宗来说,怎么混日子都够了。
@Fenng: 刷到一条内容,说看了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实,说起「世界第八大奇迹」,有四十多个……
@青扑落:马斯克一参与马嘎,欧洲销量就崩了,说明欧洲人真是意识形态挂帅、政治斗争划线。中美对抗成这样,特斯拉在国内依然大卖特卖,说明中国人意识形态之包容。中国是最好的市场经济。
纪念
问: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是美国,那第二个呢?
答:日本啊,一下子拥有了两个。
怪事
所谓玄学其实都是科学:
我之前看过一个,他们实验室只要在实验室吃饭实验才能成功,后来发现是因为那个机器有个螺丝松了,他们在实验室吃饭的时候,喜欢把那个饭盒放机器上面,增加了重量,就不松了。
比试
看见了个巨搞笑的公交车司机:
公交刚开出站一点点,有个路人跑过来敲门想上车,司机没开门,隔着关着的车门和路人玩起了剪刀石头布。
结果那人输了,垂头丧气地走开了哈哈哈哈哈~
套路
不会买菜,每次去买菜都装作很老练的样子,上去一开口就是“这多少钱一斤啊”,其实我压根不知道多少钱一斤算贵。
缺失
(c+d)²=c²+2cd
 ̄ ̄ ̄ ̄ ̄ ̄ ̄ ̄ ̄
“感觉有点问题,是不是少了什么?”
“因为没有地方了。”
失败
昨晚在网吧玩三角洲,有个阿婆颤颤巍巍地来到我身边,说:你这水瓶…
我看了看手边没喝几口的矿泉水,对她说:阿婆,这瓶水给你了。
然后那个阿婆又颤颤巍巍地说:你这水平…这么菜就不要打机密大坝了。
意外
刚刚接了个电话,对面是我们这一个派出所的,先问了下我的姓名,然后问我是不是买了个无人机?我当然是没有啊!
然后警察又核实了下地址,地址没错,然后又具体的问了下:“你是不是买过禁忌零号钢诺德G水星的魔女无人机?”
我就爆笑了,然后警察也笑。
我问他:“你知道高达吗?”
警察说:“我知道高达,我知道你笑什么,我也知道我笑什么,但是领导派下来的单子,我必须得给你打个电话,你别笑了。”
打工人,不允许自愿放弃社保
最近「社保」有个新情况,讨论特别火。
打工人,不允许自愿放弃社保了。
起因是 ——
最高法八月初发布了一些新的司法解释,事关劳资纠纷。从 9 月 1 日开始施行。
其中第 19 条争议最大。
大意是 ——
9 月起,企业必须给员工上社保;双方如果约定了不上社保,这种约定无效。
这吓到了不少人。
有打工人说 ——
“公司下个月强制上社保了,要降 1500 底薪,不交可以吗?”
也有些小老板在抱怨 ——
“我是一个养发馆老板,生意差到几乎每个月都在赔钱。
但又不能跑路、不能关门。如果要强制我给员工交社保,我只能变相降薪去交了。”
当然,也有人说 ——
“企业本来就应该给打工人交社保啊,这还用讨论?交不起就关门吧”
一时间七嘴八舌,讨论得很热烈。
一
每个人立场不一样,看法不一样,很正常。
没必要苛求人人穿一条裤子。
我比较了以前的法条,还有最新的解释,感觉不是官方态度大转弯了。
而是在打补丁,让法条更严谨。
有一个社会怪现象:
像瑞幸,星巴克… 等等很多企业招店员时,有一个强硬要求:
店员必须在别的地方有交社保。
以前很多人不明白,它们为啥要有这种古怪、晦涩的要求?
兼个职而已、为啥限制必须有社保?
好家伙,原来早就摸得门清了。
这是让自己从浑水中抽身,避免惹上官司。
按最高法解释: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
比如,双方说好了 ——
公司不给交社保,给打工人多加 200 块薪水。
这种现象特别普遍。
也没人细究。
但,现在最高法特意强调 —— 这种约定无效。
哪怕劳动者最初答应了,也可以反悔,再申请让公司补缴社保。
当然,注意一个细节!
员工也有可能遭到 “背刺”。
公司在补完社保后,也可以申请,让员工返还多发的 200 块。
同时!
社保是公司和员工共同承担。
我找到的一些判例显示 ——
公司补缴后,员工也要把本该由自己缴纳的钱、返还给公司。
比如北京,按最低基数 6821 元给打工人补交社保。
如果启动补缴 ——
企业要补 1820 块钱 / 月,打工人每个月也要补 718 块钱 / 月。不算滞纳金,不考虑基数变化
网上有一种言论:
最高法的这个解释,可能会导致打工人批量起诉不给上社保的企业。
也不一定?
可能,打工人也并不想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回到开头 ——
的确有一些打工人自己是不想交社保的。
宁愿折现,到手的钞票多一些。
但,人也是会变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人到了四、五十岁后,可能会意识到:
手停口停是不行的,终有干不动的一天。
还是得有丰厚的退休金才行。
这时,或许会考虑:
起诉原单位,来找到一条路子,补充自己的社保?
二
还有一个细节,容易忽略。
很多人会因为公司不正规,不给交社保愤而辞职。
辞了也就辞了,没下文了。
最高法这次特意强调 ——
因为公司不给交社保辞职,可以要求公司赔偿。
最高法解释: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请求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
院依法予以支持。
补偿多少呢?
我查了下劳动合同法:
工作每满一年,补 1 个月工资;
6 个月以上不满 1 年的,按 1 年算;不满 6 个月,就支付半个月工资补偿。
。。。
这个法条其实以前也有,这回又重新强调了。
鼓励打工人维权。
最高法的新解释,没有特别偏离原来的社保法规。
如果有什么特别、新鲜之处,就是:
“更细化,更天罗地网了”
比如打工人小美和老板约定了 ——
“咱不交社保了,到手多发 200 块”
这时社保跳出来 ——
“你们有没有搞错?你俩算盘打成这样了,我怎么办?我还要创收,你们这种约定无效。”
打工人需要社保,社保也需要打工人。
PS.
网友总结了,社保趋严,未来可能有一种明显变化:
零工经济流行。
“招一个人,剩下的换成兼职,但一天别超过 4 小时。”
有可能性。
因为按国家规定,平均一天工作不超过 4 小时、一周累计不超过 24 小时的,就算非全日制从业人员。
这种情形下,企业无需替员工交社保。
省钱省事啊
其实零工经济,也不是现在才火的,已经火了很多年。
只是这几年,越来越多人加入零工大军了…
各有各道、各有各的应变吧~
来源:越女事务所
和尚的问题,无关佛门呀
看似是佛门出了败类,其实仅仅是一个人性和商业的基本道理。
我认识一位名医,他以前在福建结识一位方丈,交情甚密。
有一年方丈病逝,他事先并不知情。后来才知道,当时方丈垂危,可是庙里的其他 “领导” 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不送来医治。
这个迷惑操作所谓何来?因为权力斗争。
入了佛门,按照教义,无妻无子,常日拘禁在山林。佛家提倡四大皆空,香车波阿妈,珠宝文玩,珍馐美色,都是身外之物,都不应该贪恋。
但教义是教义,人性是人性,看看欧洲教廷历史上那些勾当,也就知道教义和现实有何差距了。
人性的基本特征,孔夫子说过了,食色,性也。
人首先是动物性的,它顺从基因的指挥。基因的目的,无非就是生存、繁衍、扩大,没有别的目的。女性要找一个好基因给自己的孩子,所以挑剔;男性要自己的基因更多的传播,所以滥情,这是动物性支配的行为。
获取食物,是为了活下去;好色,是为了繁衍,男女都一样。只是基因为了控制人的行为,让食色这两件事变得极具吸引力,人人趋之若鹜而已。
人类因为具有社会性,所以食色的范围扩大了,但不过就是权、钱、名、色几种的变种。
在公司里争职位,就是争权;与对手争资源抢市场,就是争钱;我们博流量,博眼球,是为了名。少数人有些特殊爱好,但所有的特殊爱好,都要有权和钱来支撑,名最后也能换来权和钱,所以绝大多数人的终极目的,争夺的无非是权、钱、名而已。
当然人人都想要这些东西,就会产生竞争。只是有些人天生道德标准高一些,有些人底线要低一些。食色的诱惑下,人都会动心,这是天性;只是有些人待之以礼,是因为有修养,有些人心魔大开,这是乱了心性。
这种对终极利益的争夺,今天要在社会规则和法律的限制之下。只有在暴力机构的维持下,表面上的和平才能实现。
深圳的停车很规范,交通比北京有秩序,并不是深圳人比北京人更有规则意识,而是因为深圳交通执法更严格。深圳乱停车会被罚款一两千,而北京乱停车很少被罚款,罚款也只有 200 块。
当然有极少极少数人,是圣人,看破红尘,普度众生,这不是今天聊的主题,因为这种人太少了,趋近于零。
有许多年轻人,从小受到了很正向的教育,家长、老师教育他要善良、公平、礼貌等等,他们也相信世界充满了爱与和平。
但总有一天,他们会突然遭到同类的暴击和算计,他才会意识到,这个世界还是有很多阴暗面,以前是他意识不到的。其实我觉得,这个暴击越早发生越好。
一个企业家,他去争夺的是财富。只是这个市场很大,他做 100 亿,还会有很多人也能做到 100 亿,所以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
一个僧人,在一个普通的庙里,他能争夺的资源其实极其有限,所以,争权夺利就更激烈。
这就是那个方丈病危之后,没有被及时医治的原因。
我以前做房地产的广告工作,经常参加一些地产行业会议。当时有位地产大佬说过一段话,他说你看地产行业很有意思,同行之间很友好,还经常交流经验。但电器行业就不行,就两个领导品牌,看到同行都不讲话。
这是为啥呢?地产是分散的行业,每个人都有一亩三分地去赚钱,所以竞争不够激烈;电器行业是集中的行业,就几个老大在争夺,那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
以前北京和南京的两个电器零售集团,打起来跟黑社会群殴没啥区别。
为了利益,很多人是根本没底线的。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你可能无法想象斗争会有多激烈,普通人一辈子都没有经受过这么大利益的诱惑,也无从感受。
大厂里为什么八卦多?不是大厂人道德更败坏,相反,我觉得大厂人的平均教育水平较高,反倒素质会更高一些。但为什么呢?而因为大厂里的高级职位利益更大,更值得争夺啊。
回到少林寺这件事上。
我们要明白,佛教和一个具体的佛门弟子,那是两回事。佛教有一套自己的戒律和教义,但一个个具体的佛门弟子,都是充满真实人性的人,有些人把持得住,有些人把持不住。把持得住的,是靠修行抵御人性;把持不住的,那是人性的本来面目。
而寺庙模式,并不真的适合个人修行。要想真的修行,哪里都可以修行,未必就在寺庙中。
自古中国的寺庙就有大批田产,也从事放贷生意,香火钱还不断,这明明是一个公司要做的事。而且因为寺庙的特殊性,政府给予诸多照顾,这些收入又很难监管,99.99% 的人性是经不住诱惑的,僧俗同理。
世界上 99.99% 的事情,即使再奇怪,只要往本质的人性处去想,就没什么想不通的了。
世俗的欲望,人性的本质,利益的诱惑,多个人去争就是政治,一个人可以独立支配的时候,往往就是贪腐。
既要清修,又要经营事业,那还不如像日本的寺庙一样。作为僧人的私产,可以娶妻生子,明码标价,照章纳税,倒也清清白白,不容易出幺蛾子了。
这件事跟佛门没关系,只是跟人性,和不受监管的权力有关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马宋,作者:小马宋
当代年轻人的困境
前段时间在老家的时候,家里有个小侄女,她妈提起说让帮忙给介绍个男朋友,于是我在这过程中大致听到大家的婚恋想法。说现在结婚,彩礼加其它开销大概要花 40 万。我暗暗吃惊,心想一个普通年青的男性,怎么搞得出这么多钱呢,而且女方往往还要求买房买车什么的。然后她妈继续讲着现在婚礼的一般要求或流程等等情况,大体是说要彩礼也不是单她家这要求,现在普遍都是十八万八起,其实她也不要这钱,就是为让女儿有个退路什么的。
要知道在农村聊天,那是沟通基本靠喊模式,一大堆人呱唧呱唧,一般是不怎么能插上话的。我若讲女方有了退路,那男方咋办嘞,这类疑问大抵也是不受人欢喜。我总觉得只讲彩礼不讲嫁妆,这是不公平的方式。彩礼嫁妆应该是两个家庭帮助另一个新家庭的成立,不应该是买卖,或者只是要求单一方去付出。权利和义务对等,不能说只想要钱而不想承担责任吧,这肯定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搞不明白为什么关于这方面的讨论,现在好像缺失了不存在了一样。
想来以前年少时懵懂无知,才可以那么容易那么迅速的结婚。那时一头扎进婚姻里,哪有工夫去琢磨现在总在讨论总在分歧的那么多前置的问题。谈恋爱谈恋爱,这中间到底谈些什么呢?我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在恋爱时,前面几个月激情褪去后,如果感觉合适,要结婚,后面应该就是谈谈怎么生儿育儿,谈谈家庭财务管理,比如家务分工,情绪处理啥的。甚至或许还可以再谈谈,如果婚姻不合适,怎么友好的分割啥的,等等这类。现在大家都是藏着掖着,各怀心思,这日子过得未免糊涂。
侄女也是年近三十了,思维感觉还是青涩得很。她是既希望对方独立自主,又还期待可以温柔体贴,能主动追求情绪上哄着点的那种。这样挫败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把自己架在一个双面困局中。那个想象中的社会完美男性还存在吗,现在舆论把恋爱中这种短暂的、动态的、甚至虚幻平衡,称为幸福,宣扬是永恒的真实存在的。
但这里悖论就出来了,越是参与到丛林竞争法则中的个体,越是难以温柔体贴的。因为温柔体贴意味着时间精力,情绪的巨大付出。而独立自主,又意味着在残酷的竞争当中博弈,要去争取资源。一个付出一个争夺,就这两股力量本身就矛盾的,在同一个身体互相撕扯。认知要求越高,资源消耗越大,就更需要被理解被支持。
朋友圈的岁月静好,影视剧里面完美伴侣,哪个不是精心编制的假象呢。相比较之下,现实的挫败感也只会愈发强烈。也许当代年轻人的困境就在于此吧,独立的路很累啊,幸福的门也找不到钥匙,两边的苦一点没少吃。看似很多选择,其实没有。
来源:公众号:之鱼星
欧美发达国家的打工人是怎么缴纳社保的呢
@小黑夜之睛:欧美发达国家的打工人是怎么缴纳社保的呢”
先来看美国,这个被网友戏称 “税表比菜单还复杂” 的国家,社保缴纳走的是 “雇主雇员搭伙掏钱” 路线。核心税种叫 “工薪税”,税率 12.4%,老板和员工一人一半,谁也别想偷懒。要是算上医疗保险税的 2.9%(同样一人 1.45%),相当于工资刚到手就先和雇主 “AA 制” 切走一块。不过打工人也有 “小安慰”:失业保险税 6% 全由老板扛,相当于老板额外给员工的 “职场安全垫” 买单。
再看英国,这里的社保缴纳堪称 “阶梯式闯关”。受雇人员周薪低于 242 英镑?恭喜你获得 “社保豁免卡”;要是在 242 到 967 英镑之间,就得按 12% 乖乖缴纳;超过 967 英镑的部分反而只要交 2%,颇有种 “多赚多缴但优惠” 的鼓励意味。老板们则更简单直接,按工资总额的 13.8% 打包缴纳,主打一个 “雇人就要担责任”。自主创业的小伙伴也有专属规则:年利润低于 12750 英镑免税,中间档按 9% 交,高收入档反而只要 2%,甚至微利创业者能申请每周 3.45 英镑的 “低保式缴纳”,堪称 “给小老板留条活路” 的暖心设计。
隔壁德国的社保体系走 “全面开花” 路线,养老、医疗、失业、护理一个都不能少,而且大多是 “雇主雇员五五分账”。养老保险各扛 9.3%,医疗保险各担 7.3%,失业保险各出 1.3%,护理保险各交 1.775%,算下来双方每月都得为社保 “大出血”。不过打工人可以偷偷乐:工伤保险全由老板承担,上班路上磕了碰了都有保障,老板的钱包默默扛起了 “职场安全大旗”。
最后来到浪漫的法国,这里的社保缴纳堪称 “老板压力山大” 现场。除了养老保险,综合医疗、工伤、失业、家庭津贴这四大险种全由雇主全额买单,费率从 0.5% 到 13% 不等,简直是 “雇一个人,养一整套保障”。就算是需要共同承担的养老保险,老板也得扛大头:基础性养老老板掏 8.55%,员工只出 6.9%;一般性养老老板担 2.02%,员工仅 0.4%。更别说补充养老金老板还要承担 60%,难怪有人调侃法国老板:“招人的勇气,一半来自业务扩张,一半来自对社保账单的心理建设。” 当然员工也不是完全 “躺平”,还得交 9.2% 的社保附加费和 0.5% 的债务分摊,主打一个 “大家都为保障出份力”。
这么看下来,似乎我们国家的社保缴纳还不够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