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每天看一看总有新东西

微语录精选:没有任何一个决定会毁一生

@江东猫草:不得不说,常年干美股的人,是长着一张比较天真无邪的脸。再看看我大 a 股民都沟壑丛生的。 ​​​
@是寻瑕呀:美股:mag7 加一起拍不出一个宫斗剧 A 股:一家公司自己就是一出戏

@虎掰掰:小镇做题家,五个字的信息大概这么解读。小镇,非核心城市,经济红利边缘化的地区。做题,高考是落后地区孩子唯一的社会上升通道。家,在残酷的应试教育竞争中依然能脱颖而出的那些人。满满的悲情宿命,不知道有什么好嘲讽的。 ​​​

@管埋员:没有任何一个决定会毁一生,一生是毁在日复一日的拖延,不合时宜的犹豫,关键时刻的胆怯,不甘心又没有改变的勇气。 ​​​

@楚团长聊聊天:大数据之下,互联网放贷的坏账率其实很低。一个手机号 + 授权,放贷机构能够拿到借贷人几乎所有的数据,每月五险一金多少,日常收入如何,消费习惯怎样…… 没钱的人,几乎也不给他放贷。对于资质比较差的用户,三千五千的也给额度,真实利率超过 20% 以上,赌的是最后家庭会兜底,一步一步的毁掉年轻人。

@幻想狂劉先生:公有财产理论上属于所有人,实际上按时间段不同,属于政治生活中有权力支配它的人,所以破坏公有财产本身隐含着对权力的挑战,生气了拍一下自己的办公桌,和生气了拍一下领导的办公桌,本质上都是攻击了公有财产,性质却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一行为尤其容易被 “上纲上线” 的原因。

@小黑夜之睛:看到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民航飞行员过剩有多严重,我国飞行员和飞机配比全球第一,我国虽然只有 9 万飞行驾照,但是有 2 万名机长,4 万名副机长,1.5 万名毕业没有找到工作飞行学员,今年还有刚毕业大几千民航飞行员,但是只有 4100 多架民航客机,对于我国来说现在飞行员就是严重过剩,毕业了也找不到工作,而且国外也是,国外飞行员也过剩,需要来中国开货机
​只能说时代的发展,正在把民航飞行员拉下神坛,就像当年的大货车一样

 

优势

辞职在家休息了一年,最近决定出来找份工作,发现简历并不好看。

面试的时候,HR问我这一年干嘛去了,为什么有一年的空窗期。

我说这一年我在备孕,结果发现我没有生育能力。

HR一拍桌子,激动的说:就你了!

控制

我今天打了个车,全程没说话,就只是说了一句“这座桥还在修呀”。

师傅回了一句“对呀这么久了都还没修好”,然后他的手机大喊“请勿与乘客搭话!”

愿望

我只是想中个彩票,一辈子不用上班而已,这个要求很过分嘛,我又不是想要天上的月亮。

意外

回来路上买奶茶,奶茶店坐着位可怜的大爷,衣服和脸都皱巴巴的,看着每个捧着奶茶的人。

发小:我一杯,她一杯,给大爷一杯。

前台大哥:大爷不喝。

发小儿:我付钱。

前台大哥:谁付钱他也不喝,他是我爸,等我下班呢,爸您喜庆点儿!

大爷:😁

对策

俗话说一孕傻三年,我们只要让特朗普怀孕就能极大削弱美国实力。

质量

看到一个“低质量员工”的说法:

独生子女,不婚不育,父母有社保退休金,大城市人,业务水平菜,业余生活丰富。

味道

问:求北京便宜又难吃的特产,带给领导。

答:你就随便买。

震惊

突然发现,西瓜的味道真的跟西瓜汁一模一样,简直是西瓜汁平替!我愿称之为固体西瓜汁。

 

做菜少油,多运动就能瘦

@有个梨 GPT:实践证明,一天 4-6 个鸡腿,6-8 个鸡蛋,卤制,是不会增加体重的,只要每顿吃不超过一片面包即可。

虽然我们不能说中餐容易养大肚子,毕竟西方胖子在规模和尺寸上都大得多;但可以结论性的说不管东西方烹饪里的脂肪用量都太离谱了。中餐是灾难性的大量油烧素菜,那菜里根本就没什么蛋白质,靠调味品把菜和三碗大米饭干下去,觉得不够香就拿油来凑,本质上和可颂之类的黄油拌面没什么分别。

只要保证一点,就是要吃一片面包,或者半个馒头,或者半碗米饭(70g 米),要保证一个鸡腿加一个鸡蛋的蛋白质摄入量同时不在烹饪里使用大量油脂,就是只够炝锅炒香葱姜蒜的(1-2 汤匙,15-30ml),是不会胖的。稍微有点运动就行,比如散步一小时,或者椭圆机 20 分钟,或者自重深蹲 30 个三组,都可以。

这就是比较 balance 的健康饮食。用薯类 / 山药 / 南瓜替代一餐主食,有一餐的蛋白质主要由鱼(排除三文鱼鳗鱼和带鱼)虾蟹贝提供,就更加锦上添花了。

++++

奶要 cut 掉,什么希腊酸奶是优质蛋白都是胡扯的,全脂奶催肥,改豆浆吧。

 

李稻葵称年轻人就业要改变思路

@皇城根下刀笔吏:#李稻葵称年轻人就业要改变思路#

这个属于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编程、送快递、当客服,这三个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如果你学了编程,再去送快递、当客服,属于学习资源的浪费。因为干后两份工作,不需要学这么多年编程,也不需要这些编程技能。

另外,他讲到干这些工作,还能创业。

能不能创业,跟干这些工作,没啥太大关系。相反,你要是老干这些工作,一般是没法创业的。因为繁忙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内容,已经把你的时间全部挤占,你不可能有时间思考创业,也不太容易创业成功。

事实上,创业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大多数创业者的结局,都是失败。

还有,他把做后两者工作,说成是学习新东西,并且说如果不学习新东西,早晚会被 AI 取代,这简直是胡说中的胡说。

不能说干后两者工作,完全不需要任何技能,但是从编程工作,转换到后两者工作,算不上是学习新东西。另外,会不会被 AI 取代,跟你是否愿意干后两者工作,没有必然联系。

Deepseek 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惊呼,觉得人类是不是早晚会被 AI 取代。现在用了一段时间的 Deepseek,我感觉这个软件工具的局限性太大,取代人类遥遥无期。

准确性越来越差,搜个什么东西,有时还给你瞎编。

它只配做一些对准确性要求没那么高的工作,比如让它写个诗。但如果你用来把它当作一个正经法律工具使用,马上掉坑里。

准确性存在很多问题。

我自己感觉,主要是两方面造成的:

一是它的很多素材来源,是网络资料,但是很多网络资料的内容,不权威,甚至存在很多错误,导致它给的结论也存在错误。

二是它自己也会瞎编,明明它引用的素材中,没有相应内容,但是 Deepseek 有时会给你编一个答案。

你不能把它当作一个权威参考资料,只能把它当作一个非常初浅的辅助性工具,且一定要 double check。

当然,这是我在法律领域的使用,所得到的感受。在编程领域,是否也是如此,需要编程同学进行验证。

但总之,我觉得 AI 只是工具,不太容易取代人类的工作。人类可以借助 AI 工具,让自己的工作效率变高,但是短期内不太可能让 AI 取代人类。

李稻葵教授的这段讲话内容,槽点太多。

从本质上来说,在经济下行周期,有些原本干着相对高级岗位的人,失业了,他们不得不去做一些蓝领的工作,比如开滴滴、送快递等。对这些人来讲,属于工作降维,大概率内心是失落或不满的。

李教授编了一个谎,把原本属于工作降维的事,说成是要转变就业思路,学习新技能、新东西,并给他们传递一些焦虑,说如果不学这些新东西,你就会被 AI 取代,把受众当傻瓜看待。

 

 

穷人到底该不该生孩子

主要是在上一篇评论区讨论最热烈的是这一条,所以我再专门开一篇,多说几句。

简单图床 - EasyImage
咱们这篇不是鼓励大家生孩子,也不鼓励大家不生孩子,主要是我负不了别人的责。标题说的是 “穷人”,也是因为上边的评论,本文主要聊的还是咱们绝大部部分普通人。

首先第一个问题,生孩子是不是会导致压力上升?

是的,生孩子会大幅提升生活成本,而且很多是没法消减的必须支出。这个没啥可回避的。

咱们经常说,人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干啥的?这个问题到了三四十岁,就特别清楚了,绝大部分人只有俩主线任务:一是给父母送终,二是把孩子养大。

除了主线任务,还有无数的小任务,比如跑图开荒,探索地图,玩玩其他副本,或者其他的打怪升级赚金币提升装备。不过深层次讲,这些支线任务本质都是为了这俩主线任务服务的。

而且 “人生” 这个游戏类似《艾尔登法环》或者《只狼》这种虐人游戏,如果装备好,级别高,金币足,可能相对容易一丢丢。但也没容易到哪去,我见过太多有钱人,照样被自己的孩子折磨的要死要活。

比如有个朋友家孩子,毫无征兆,上了高中,性情大变,突然就不去学校了,天天在家打游戏,跟父母的争吵慢慢升级到了出手打人。父母再有钱,碰上这事一样懵逼,每天以泪洗面。后来送到那种戒网瘾的学校,发现里边关了一堆同款娃。

反过来讲,如果装备差,金币少,还手残,那这个游戏会难到你怀疑人生。当然了,现实里绝大部分人也都在怀疑人生。

一旦主线任务结束,送走老人,孩子上了大学(有些家长会一直送到孩子的孩子长大),人就会类似游戏通关一样,有种茫然无措的感觉,打过游戏的都懂。

抚养孩子的时候天天想的那些事,比如 “等孩子上了大学,我就天天玩游戏 / 钓鱼 / 环游世界”,等到了那一天,会发现索然无味。

其实从基因角度来看,你有了后代,并且后代已经确认存活,这幅躯壳可能在基因的眼里已经没意义了。这也是为啥绝大部分人到了三四十就变得没了任何爱好,或者开始偏爱那些没啥意义、动作幅度较小、低功耗的东西,比如盘串、钓鱼、养鱼、喝茶什么的。

那如果不生孩子呢?

那就是主线任务提前结束了一个,另一个难度不太大。毕竟有了孩子你得天天看着,上了学得天天接送,很少有人这样对父母吧。人生的游戏难度一下子就降下来了,这样你就有很多时间在这个地图上瞎溜达。

这个 “溜达” 在初期是很爽的,比如很多人不结婚不生孩子,或者只结婚不生孩子,二三十岁这些年可以玩的东西很多。到处旅游,吃好吃的,买各种奢侈品,反正怎么欢乐怎么来。

但是到了四十岁左右,慢慢该玩的也都玩过了,重复几次也觉得乏味。很多男性出现了类似 “电子阳痿” 一样的症状,对生活中大部分东西都失去了兴趣。女性可能本来超级爱衣服化妆品旅游,到了一定年龄也都没兴趣了。

而且年轻时候你可能有很多朋友,大家聚在一起分外欢乐。但是到了一定年龄,大家慢慢都 “孤岛化” 了,大家都在操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互相联系越来越少。你能找到的玩伴也越来越少,你约他们,他们也都有事,离得也远,想聚聚越来越难。

我跟不知道多少丁克们聊过,他们普遍的态度就是 “无聊”,没啥事可做。想想也知道,那些游戏里的快乐是哪来的?其实就是千辛万苦打败某个 Boss,然后获得了巨大的快感。或者为了打败 boss,满地图刷小怪捡装备,小装备卖了换钱,去买更牛逼的装备。

孩子的人生各个阶段,就是你的 “BOSS 关卡”,让你痛苦,也让你有了很多探索感和成就感。

能看出来吧,去掉了 “孩子”,相当于这个游戏的难度凭空下降了一大截。但问题是,如果一个游戏太简单了,也没啥 boss,玩的就没啥意思了。

到此,生活变成了个大 “围城”,一部分人因为游戏太难压力超大,与此同时一部分人却因为没啥事可做感觉无聊。

说到这里,也就清楚了,其实生不生孩子这事,本质是一种观念,并没有对错和利弊之分。很多人生孩子之前各种讨论分析可能性,生出来之后发现完全不对味,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不生的那些人,很多到了一定年龄也开始陷入自我怀疑,觉得如果当初生个孩子,其实也没那么难?

也就是说,不管你选哪条路,今后大概率都会后悔,纳闷自己如果选了另一条路,生活会不会好一些。

那回到具体问题上,也就是咱们今天的标题,穷人到底该不该生呢?

很显然,如果对应成游戏,那穷人无疑玩起来要难得多,因为你没金币,没法刷装备,碰上麻烦只能是硬抗,游戏体验要差太多。

所以很多穷人家庭都是鸡飞狗跳的。尤其很多父母,在外边工作压力很大,钱又赚不到多少,回家之后精疲力尽。

对孩子根本没有任何耐心,动不动又打又骂,这些孩子长大之后普遍有点问题。比如胆小怕事,容易冲动,容易放弃,对自己的看法比较消极,容易陷入失败主义情绪,这在那些从小被父母打压的孩子身上特别明显。

现在坚定不生孩子的人,很多都出身贫困家庭,家庭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没啥好印象,纯粹就是各种抱怨、语言暴力、羞辱。

此外还有个大问题。

全社会都在激进地想 “跨越阶级”,不过跨阶级这事本身就是个零和博弈,90% 的人最后只能吃到 “贝塔红利”,也就是时代红利,智商、精力、知识水平都不足以让自己大幅超越别人。

这种情况下,拼命想跨越,本质就是一种自我折磨。有不少人就是觉得自己孩子应该跨越不了,所以不该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还有不少人,单纯就是太想进步,往死里折腾孩子和自己,可孩子跟自己一样,都是普通人,怎么逼都没啥进展,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不好说话,代际冲突也逐步增大。

现在不婚主义和不生主义思潮的崛起,本质也是太多人目睹了自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 “摧残”,又目睹了身边人婚后的鸡飞狗跳,开始坚定地觉得不婚不生最好。

其实大家应该也都注意到了,当下最痛苦的那批,就是对孩子的期望严重超了自己本来的水平。孩子天赋极其一般,还使劲报课;自己条件非常普通,还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又是花钱长见识,又是各种兴趣班。不仅把自己和孩子折腾的非常惨,还把那些小年轻给下了个半死。

所以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咱们这辈子到底目的是啥?

几十年前社会整体是很穷的,所有人都得使劲往上爬,爬慢了,人生可能都掉坑里了。

但是到了现在,随着社会逐步走向正轨,就算不出头,就算找个体力劳动,可能也没那么难。再说了,到了现在这个阶段,绝大部分好东西都能找到平替,或者拼多多版本。

比如以前我们说有钱人吃 “山珍海味”,除了少数珍稀动物,其他的绝大部分已经对普通人开放了。甚至传统富人标志,鱼子酱,价格也被浙江和四川老铁给打下来了。天天吃肯定是吃不起,偶尔体验一下也不是难事。贵妃当年用军情驿站传送的荔枝也才 9 块钱一斤,天天贵妃待遇。

富人可以坐百万豪车,普通人如果挤地铁,那体验没法跟别人比,但你开个四五万的破车,体验差距就不大了。

还有很多东西干脆彻底平权了,比如现在最有钱的人,也在用苹果手机,吃麦当劳(最起码川普和巴菲特经常吃),普通人也可以啊。

至于孩子学习不好,不好就不好呗,反正绝大部分人都不好,这也是排位赛这种零和博弈必然结果,能咋地?说不定有隐藏技能呢。

所以说现在其实摊了个好时候,没必要那么焦虑。放下焦虑重新开这个世界,其实也就那样。

这里不是说要认命什么的,而是说尽量去顺其自然,不去折腾那些远远超过自己能力的东西,痛苦感会少太多,痛苦少了,顿时天地宽。

所以说,对于穷人(乃至所有人)而言,生育问题的答案不在于‘该不该’,而在于自己是否能看清楚人生这个游戏的难度。

很多人其实本来没那么难,但是总是盯着自己根本达不到的目标,用自己做不到的事来折磨自己。好好的日子被过得一塔糊涂,车要买好的,孩子要硬上各种 “名师班”,陷入各种消费陷阱却不自知,财务状态一塌糊涂,痛苦不堪。

还有更离谱的,我认识一老铁,到了四十岁血压、心脏、脾肾都出了问题,查了很久也没啥门道。后来有个名医跟他说,你啥毛病都没,单纯就是晚上睡眠太少,身体出问题了。而他睡眠少的原因不是工作忙,单纯就是太焦虑睡不着,熬夜刷视频,一刷就到两三点,知道不太好,但改不了,直到身体给了告警。大家别觉得搞笑,说不定你自己也有这问题。

也就是说,痛苦有很多种,极少数是真疼,比如得病了或者被电驴撞了,绝大部分都是观念上的痛苦,不少人因为观念上想不开,“中等难度” 被硬生生玩成了 “地狱难度”,这种人很多很多。

因此,回到最初的问题,无论是‘穷人’还是任何人,在思考‘该不该生’时,或许更关键的是放下‘该不该’的执念,转而审视自己:

我是否看清了人生这场‘游戏’于我而言的真实难度?

我能否接受并管理好养育孩子可能带来的巨大挑战?

我是否在为虚幻的目标(如强迫阶层跃升)而徒增痛苦?

看清了,想通了,无论是选择生或不生,都更可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版本。

来源:九边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哎呦不错往前方资源网 » 微语录精选:没有任何一个决定会毁一生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每天看一看总有新东西

每日福利TOP100永久地址/地址发布页

谢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