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遥: 抱怨越厉害的人服从性越高。
抱怨是对服从的发泄,并不是反抗。
@gloria 的浮云人生: 这一点我觉得各朝各代都是状元输出地的浙江还是太超前了。浙江虽然很富,但是浙江人很信奉读书,家里再有钱孩子读书不行读个破学校,父母都脸上无光(我知道很多天龙人可以大学去国外名校镀金,但是浙江人是信奉小学初中高中就要读本地最好的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的)。这真的很有远见,孩子从小卷到大,就知道干啥都不容易,做啥都得努力,出败家子的概率就大大减小。其实祖上再好,出个蠢孩子,大概率早晚要捅篓子,讲不定还要祸及父母家人,所以教育出来一个思路正常的孩子太重要了
@菜刀曦曦:今天婆婆给我科普了怎么吃树皮,我还以为就是啃着吃,其实不是的。
是先把树皮晒干,然后用碾子碾成粉末,然后过筛,然后当面吃。
不是抱着生啃。
@做个乌鸦也好: 缺啥找啥,你身边特别多的,你肯定不稀罕。
老说要找高学历的,估计就没认识几个博士,人家也不爱跟你聊。
老说要找有钱的,估计周围全是打工的,怕被穷人白嫖。
我不找高学历是我所在的群体,学历普遍比我高,也没觉得他们多有趣,喜欢搞知识竞赛,而不比鸡鸡长短。
我不找有钱的,是不喜欢别人给我花钱,而如果跟有钱人 AA 我又嫌贵,比如一顿饭 8000,他请我不舒服,我请我不舍得,还不如不吃。
我只喜欢聪明,讲话又有趣,没架子,不爱乱花钱,成本 200 的约会都可以很开心的。
如果活儿还好,就多约几次。
@星辰与海 starsea: 大城市的打工人,吃着外卖还着房贷,孩子也不好好生,三四十岁被裁掉,开滴滴干杂活,估计活到七十就嗝屁了,四五十英年早逝的也不少。县城的刹帝利们,吃着家常菜工作又轻松,生俩孩子丈母娘给免费带,平时钓鱼喝酒欢乐无边,个个都奔着八十岁去了。谁是最后赢家,已经很清楚了。
@星辰与海 starsea:退休女干部的生活,啥都不干,月月领六七千块钱,这月花完了,下月还有,大下个月还有,这份安全感和安逸感,街溜子是无法想象的。存款房租也赶不上退休金啊,存款会坐吃山空,投资失利,被儿女要走,收房租要维护房子,处理纠纷,被迫变卖,被孩子惦记,反正遇到点事就都不是你的了。退休金还是好啊,天涯海角月月到账,只要活着就富养你。我这个觉悟啊,足足晚了三十年。
@dounagauncle:20 岁左右海外旅行的时候,强烈地认为 “回忆不应该保存在照片里,而要保存在自己的记忆里”,所以没怎么拍照。如今 40 岁过了一半,记忆变得越来越差,现在以 “最终能留下来的只有照片” 作为座右铭。希望给大家个参考。
@福报 KOC:破产靠敢赌,发财靠脑补。
反思(一)
调休给我的感觉就是:
明明我自己的假期,好像你赏给我,我还得谢谢你。
反思(二)
突然意识到,我每天只有20分钟左右是在地面上。
其他时间要么在地下穿梭,要么在半空中工作和睡觉。
怪事
有没有懂电脑的IT大神:
为什么已经连上了两天班,屏幕右下角却显示星期二。
震惊
很多网友刚刚才知道杭州的中小学生有春假:
五一多放四天,现在都已经放了三天了,而且这个规定已经执行了二十多年…
大受刺激!
回答
你陪领导爬山,领导回头说:“年轻人,你还爬不过我啊!”
低情商回复:“那咋整啊,走你前边你又不乐意,走你后边还得吃你屁,就你事多!”
中情商回复:“还是喜欢跟在领导后头做事,没有领导带路我就没有方向啊!”
高情商回复:“你看过隐秘的角落么?”
概念
三岁以下小孩是不是对大小没概念?
我和侄子玩捉迷藏他翻鞋盒找我。
源头
问:第一个喝牛奶的人,是如何区分牛尿和牛奶的?
答:第一个不需要知道,因为是由他来定义牛尿和牛奶。
逻辑
日本就是规矩多,我觉得这是好事,要支持:
规矩多了国民才会压抑,压抑了才会变态,变态了才能拍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小电影。
说国内 4+4 和美国培养制度一样的,是在搞笑吗
@dede-lab: 说国内 4+4 和美国培养制度一样的,是在搞笑吗,
我有八年制的同学通过美国的执业医考试 USMLE,我也教过国际学院全英的医学课程,美国的医学生考试不管是课本还是考试难度都是国内的十倍。4+4 就学点国内课本的整合医学内容,能通过美国 USMLE 的可能性是 0,何谈对标美国的制度。
其次,美国的 4+4 培养出来的很多是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还有只在住院部工作的 hospitalist,
没有哪个学了点基础医学,没有实验室科研经历和临床经验就能申请到约翰霍普金斯的,
申请到神外、肿瘤、皮肤、麻醉这些专科的,都是医学生中的神人,很多都是完成博士后培训以后,才能 match 到好医院的专科。
这件事最滑稽的点在于,
我们最顶尖的医学院,对标的是美国家庭医生的培训制度,直接进入最顶尖的医院,参与指南的编写,未来指导全国医生的治疗方案,
然后我们大部分的医学生,对标的是美国高精尖医生的培养模式,挤破头都很难进三甲医院,未来学习 4+4 制定的临床指南。
日剧还是太超前了,美剧还都在演急诊室真善美呢
@闫晗 -:医疗剧《doctor X 外科医大门未知子 》里有一集,政坛新星住院手术,医院为了宣传效果,找的主刀大夫是位留学归来的履历出色的美女医生,年纪轻轻发了许多论文,手术经验丰富。
大门未知子发现这个医生不会手术……
之前她发论文和做的困难手术都是医生前男友们(帮忙时是现男友)帮衬。他们甘愿做副手,发论文自然不在话下。
这位美女擅长表演名医,敢接手术,敢主动宣传,赌的是大门未知子不会袖手旁观(大门喜欢手术,别的名声之类都不在乎),有人接手就行。
作为病人,知道了该多后怕……
更离谱的是,政坛新星知道了真相之后,向这位美女医生求婚了,觉得她适合从政。
从此她带着美女学霸天才医生的名声嫁入豪门,也不用假装做手术了。
想起那句 “人生,易如反掌”。
看剧时觉得,这也太离谱了吧。然而,看了最近的新闻,觉得也不是没可能……
关税战的影响将在未来两个月体现
@荒谬 – 西西弗斯: 这两天有两则比较有意思的新闻:1. 部分制造商已接到沃尔玛等美国主要零售商的通知,要求其近日恢复发货,并明确表示关税成本将由美国客户承担;2. 亚马逊将展示每件产品受特朗普关税影响的成本。
之前我一直说中美两国都还没感受到关税战的痛,因为一边的库存还没消耗完,另一边忙着抢出口。但是从五月开始,两边都要开始感受到痛了。一边要开始感受通胀,另一边要开始迎接出口的下滑。
红脖子估计下个月就会反应过来,原来关税不只是砍向中国的一刀,更是砍向自己的一刀。关税本质也是居民税的一种,等红脖子开始抗议物价的时候,中美应该可以真正坐下来好好聊聊关税了。
换句话讲,这个世界的容错率还蛮高的
@庄时利和:“一个人是什么时候,会逐渐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其实只要人到中年,都不用人教,就会对草台班子理论有着深刻而具象的认识。因为当年的那些同学纷纷成为了各个行业的中流砥柱,彼此都是。
他预约好久挂不上号的手术医生,可能是你当年上课坐在教室后面呼呼睡大觉的医学院同学;你打官司时专门请人吃饭介绍认识的大律师,可能是他当年经常逃课差点挂科的法学院同学。
这些都算学有所成的了。你回到家乡的小县城,你当年初中成绩一塌糊涂的同学小王已经成为了教书育人的王老师。
谁也别看不起谁,谁也别有太多的行业滤镜,大家的同学都差不多。还是那句话:
「差不多就行了,又不是造原子弹。」”
河南最粗大腿…
@刘备教授:昨天收盘后研究了下泡泡玛特,还咨询了一直跟踪研究这票的哥们。目前这货的确很彪,在意大利和美国都热卖,我还刷到了些排队的视频,里面亚裔很多,但也有不少金发碧眼的老外,据说是因为北欧森林精灵系列特别符合那边的审美。
也就是说,泡泡玛特席卷国内、亚洲以后,现在开始烧到欧美了。之前在国内和东南亚走红,大部分人可能觉得还只是一个奇怪的潮流,但等到欧美人也追捧,那说明这货的确有跨文化的魅力。
就像比特币,如果只有美国人玩那不算啥,但如果全世界都玩,那就有共识价值了。
这个表现的确值得暴涨,不过涨成这样再追高不是我的菜,只能拍断大腿目送了。
据说同样一个手办,国内是 90 人民币,在美国是 30 美元,咱也算是享受到人民币红利了。也许以后歪果仁会飞到中国来抢购泡泡玛特,就像以前我们飞到欧美去抢购各种奢侈品。
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是河南人,这可能是北宋以后,河南人再次引领全球时尚潮流。
截至目前,泡泡玛特最牛的在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创造了新的需求,而不是和别人去卷、抢别人的饭吃。截至目前,可能只有三家内地企业做了这点,分别是美团的外卖、抖音的短视频,以及泡泡玛特的手办。
河南可能是全国最卷的地方之一,却出了一个不和别人去卷的顶级企业家,只能说一句在下佩服。
中东国家之间的八卦
@奥特快啊: 晚上和新认识的阿曼朋友去吃晚饭,他问了我很多关于中国教育、住房以及人口出生率的问题,我也问了他很多中东国家之间的八卦。一些 Notes:
1. 阿联酋和阿曼看起来称兄道弟,但利益面前也在背后捅刀子。
比如,阿曼招商引资开发苏哈尔与杜库姆港时,阿联酋为了保住自己的杰布阿里港地位,给原本想去阿曼投资的外商开更优厚的条件,并对阿曼一顿黑,硬是把金主截胡到阿联酋。
2. 沙特习惯了用鼻孔看人,觉得中东其他国家人都是穷 x,并且一度以给极端组织提供资金闻名(中东人自己都这么说),最近几年稍微好些。
3. 伊拉克曾经也是海湾国家成员,1991 年入侵科威特后被踢了出去,但海湾国家对伊拉克至今还比较有好感,觉得对方更像自己。虽然他从个人角度不喜欢萨达姆,但觉得萨达姆在位时伊拉克起码是稳定的。
4. 叙利亚黎巴嫩等非海湾国家与海湾国家差异较大,且这帮人对海湾国家有一种莫名的嫉恨,原因是:
觉得自己比这些阿拉伯土豪亲戚更聪明,去海湾国家工作是在给他们做贡献教他们做事,但这些土豪亲戚只顾着自己吃喝玩乐,从来没想着给贫困的阿拉伯亲戚多花点儿。
阿曼朋友的回应是:石油时代前我们自己是穷 x 时也没见你们对我们有多好,何况现在还说我们是智力欠缺的傻 x,我们干嘛给你们钱?
5. 伊朗人似乎对阿拉伯人有一种莫名的恨意,原因是:
1)伊朗实际上有很多 “Muslim on paper”(他原话),斋月期间当众吃喝毫不避讳。所以很多伊朗人认为伊朗原本有更绚丽的波斯文化,就是因为被阿拉伯人入侵才变成了伊斯兰国家。
2)伊朗人内心非常骄傲,但在海湾讨生活时的生存状况又不咋地,憋着一股气。有意思的是,他觉得巴基斯坦人也会这样,但印度人倒能屈能伸,不会那么玻璃心。
6. 逊尼与什叶之争在 1970 年代之前没什么人在意,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人以 “解救你们在中亚的(逊尼派)穆斯林兄弟” 为名从中东招募圣战者到阿富汗打苏联。战争结束后,这批人回到中东觉得自己比什叶派高人一等,再由沙特撺掇撺掇,于是逐渐不可开交。
听完后有一种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即视感……
另:去的传统餐厅没有桌椅,一大盆饭就放地上,我跟他两人盘腿坐着分着吃。朋友直接拿手抓,我原本想本地化,但看着他油油的手,想想还是算了…… 最终拿了个一次性小勺,他那一半抓着吃,我这一半挖着吃😂
口味还不错,可以粗暴想象成藏红花味的红烧羊肉手抓饭 —— 也可能只是因为我太饿了,毕竟等他做完礼拜一起吃饭时都快 8 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