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每天看一看总有新东西

微语录精选:现在的世界特别的随机,抓不到任何规律

简单图床 - EasyImage
@大笨蛋你在里面吗:酒店前台来电话问我是不是有别人来住了,让我记得登记。
我说没有啊,我就一个人。
“啊,给您的房间送了三份外卖,都是您的吗?”
不然呢,啊,看不起饭桶啊。 ​​​

@菊厂刘掌柜:上升渠道还是很单一的,考公第一,打工第二,做生意是迫不得已的第三选择。

@PeachMooo 刚刷到一句墓志,“天边霞散,掌上珠沉”,墓主是一个十九岁的唐代贵女,未婚早夭。中文的美确实今人惊叹,短短八个字已经让人代入了历史,即使隔着千年的距离,也能朦胧看见未知的故事。 ​ ​​​

@阑夕:去年,中国发表了 23695 篇与 AI 相关的论文,超过了美国(6378 篇)、英国(2747 篇)和欧盟(10055 篇)的总和。

@组织二号头目:曹丰泽,就是那个之前在清华读土木博士,后来去非洲工地打灰(应该是干管理),现在在做自媒体的哥们,他在最新的访谈稿里的两句话挺好,他说:
现在的世界特别的随机,抓不到任何规律,你的努力与回报也建立不起任何联系,年轻人当然迷茫了。
还说:
也许,你没有走错任何路,只是走在自己属于的道路上。
还有半佛的一个词,叫 “盛宴已过”。反正接下来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自己和自己妥协,找到舒服的方式活下去,慢慢寻求机会。一直没机会其实也还行,摊上五千年里对普通人最友好的时代了,做个普通人也凑合。

@楚团长聊聊天: 整个社会大家会越来越意识到一个问题,资本开支不如买中国核心宽基。一个饭店老板过去开饭店挣钱了,以往都是再开分店,越滚越大;未来会发现,不如把挣的钱买点宽基指数,比开分店省心。总体而言,中国的创业难度在系统性的提升。

现实

自从自来水出现问题之后,西湖醋鱼就跌到杭州美食榜榜二了。

结果

我向老师求婚,结果老师要见我家长。我是不是成功了?

祸害

和你一样,公司本来是双休的,求职时我表示做电商时间就是金钱,双休日是卖货最好的时间,强烈要求公司改成做六休一,成功入职。

应对

上班时在电梯上遇到老板,他祝我今天好心情。

所以我回家了。

经历

去看演唱会,我中途去上厕所,回来后跟朋友说:你知道刚刚那段都没有贝斯吗? 他:你在厕所还听得出来?听力真好!

我:不是,我刚在厕所遇到贝斯手。

历史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是不是清朝就有飞机了?不然为啥会有军机大臣呢?

攻击

最新的人身攻击方式:

你是不是最高教育只有胎教啊?

理论

众所周知,地球在自转,那飞机飞到一定的高度后就停在空中,等地球转到预定的地点后再降落就可以了,岂不是很方便。

真相

我一个朋友吃饲养虾过敏,吃野生虾不过敏。

后来我给他吃了一勺虾饲料,证明他是对虾饲料过敏。

 

经济下行期人太多岗位太少,就能滋生无数不合理要求

@森赛:有个朋友在上海的一家短视频公司做 HR,初创不大,钱不多,人手缺得厉害。她每天都在刷简历,刷到后来,他们主管干脆效仿一些大厂定了一个提效规则:凡是最近三年有超过半年空档期的,一律不面。

“太多了,一个个说什么旅行、做项目、休息、陪家人,公司作为支出方没义务了解求职者的人生背景,我只想知道你能不能立刻来上班,别掉链子。” 她又补了一句,“虽然我知道这不公平的。”

的确是不公平的,这种规则本质上就是一个社会过滤机制,不符合主流轨道的,就得被踢出去。至于你为什么停下来,经历了什么,哪怕收获满满,也没人有空听你讲。

而更吊诡的是,在面试那一端,被刷掉的人往往也默默接受了现实。Gap year?似乎是有钱有背景的人的特权,是留给别人的路。

怎么现在的求职市场成了这个样?为什么连短暂休息都像是一种奢侈行为?好像有 gap 的年轻人都是带着一种原罪?

1、
被朋友刷掉的简历里,她说有一个女生,94 年,文科硕士,曾在公益组织工作三年。去年她辞职去了云南支教,后来做了一段独立纪录片项目,还开了个豆瓣小组,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她在简历里写了这段经历,也在附加信中认真阐述了自己希望转入内容策划行业的原因,但还是被秒拒。理由是:“太文艺,太慢,不知道抗不抗压。”

而另一个例子更加现实残酷。有个大哥,35 岁,在某家银行工作了十年。去年突发心梗住院,恢复期半年,干脆辞职。他去杭州休养,报了几个课程,学了一点编程,想转型做产品经理。但他在招聘平台上投了将近一百份简历,没有一个回复。他甚至在电话里被某猎头直接建议:“你最好别写这半年干嘛了,写上就没人看。” 但这个大哥还是挺诚实的,写上后去朋友公司面试,也同样被拒了。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想重新开始,都试图诚实,却被系统拒之门外。

因为在主流职场叙事中,“停下来” 本身就是错误。哪怕你再诚恳,也敌不过别人那份无缝衔接的简历。

2、
Gap year 在欧美国家,常常被作为一种自我探索的方式存在,说白了就是职场空窗期。

人们去旅行、去创业、去学习新技能、去做义工,本质是给人生按下暂停键,然后重新设计方向。有些高校鼓励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申请 “探索年”,并在成绩单上明确标注为 “认可休学”。

但在现实职场,Gap year 的社会意义几乎为零。它不会被认可为成长的过程,反而很可能被视作 “脱轨”“不靠谱”“有毛病”。

因为在我们这套文化叙事里,人生就应该是一步不落的连贯进程。

升学、就业、升职、结婚、生子,节奏不能断,档期不能空。

任何形式的 “停顿” 都会被怀疑你是不是 “混不下去了”“掉队了”“想躺平”。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不允许失败的文化结构。

Gap year,本质上是一次对 “不确定” 的尝试,而 “不确定” 正是这个体系最害怕的东西。

它怕你从体系中出去,就不想回来;怕你走得慢一点,就不会再回归 “有用” 的正轨。

它要你始终有目标,永远向前。

最好是看不见尽头的 “前”。

3、
我们不能全怪 HR,用我朋友领导的话说,“我也不是不理解他们在干嘛,但我没空去理解。”

他每天要刷 500 份简历,必须用模板化的方式做筛选,而空窗期就是一个特别好用的负面筛选项。这个人是不是抗压?是不是不稳定?是不是不能加班?是不是太有主见?

更何况,还有一个隐秘的职场逻辑:有 Gap Year 的人,通常意味着还有别的选择。

一个能用 Gap Year 充电、思考、旅行的人,往往不那么容易管理,不会盲目服从 KPI,也不太容易 “压榨”。他不是不可靠,而是 “不容易被困住”。

而对一个用高压、高强度、低休假维系运营的职场生态来说,这类人是风险。

于是我们看到一种制度性的排异反应,不是 Gap Year 有问题,而是你有问题。

4、
值得一提的是,Gap Year 在真正的实践中,很少是所谓的躺一年,更多人是重新调试自己的人生系统。

有人用一年准备转行考试,有人去小城市养身体,有人开书店、写剧本、练技能,也有人处理家庭危机,或者疗愈心理创伤。

而几乎所有真正经历 Gap Year 的人,都会提到一个共同感受:“我从那段时间重新变成了一个人。”

他们重新学习怎么生活,怎么专注,怎么判断,怎么面对复杂的人和事。他们的成长可能不是那种可量化的产出,而是一次系统更新,让他们更沉稳、更敏锐、更能识别什么值得努力。

这样的成长也许不体现在岗位描述上,却极有可能让一个人未来更稳定、更有方向感,这难道不是职场最需要的品质之一吗?

Gap Year 是现实的,也是必须的。但要想让它变得 “合法”,可能还得调整下述职方式,比如从个体维度上,把 gap 这个事叙事化一些,而不是遮蔽化。

可以试着像写一场项目一样,把它讲成 “我从这段时间学到了什么”。

是时间管理?是项目能力?是跨文化交流?是资源整合?是心理韧性?请用真实案例把它讲出来,讲得诚恳、有逻辑、有数据。不是包装,而是对自己经历的尊重。

Gap Year 不是逃避现实,而是抵达真正的自己。

它不该是负担,而是一次可被承认的生活决定,它也不该是 “特权”,而是被保障的基本选项。

现在的职场,尤其是近几年,太缺少对 “非线性人生” 的容忍。

但你总不能指望永远跑在高速公路上不爆胎吧。

有时候,下车修一修,才能走得更远啊,哪能让人连车都不敢修呢?

 

透着一种自以为是的蠢味

@杭州金融女民工:我前两天刷到个脱口秀,是位女士。

演员名字我忘记了,主题就是说不婚不育才是最爽的,结婚生孩子带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劳累。

她举了个例子。

说她的一个朋友,在上了一天班下班带完孩子把孩哄睡,看着孩子的小脸,就会觉得很幸福,然后觉得这一天的劳累都值了。

她反驳说,这就是无稽之谈,她的经验是,人在忙完一天以后,半夜躺下来休息,即使是看天花板,也会觉得很幸福。

我很少反驳不婚不育人士的关于结婚养娃很辛苦等观点,但在这个例子里,我觉得这位脱口秀演员的观点,才是无稽之谈。

你都没有体会过这两者的区别,你哪来的自信说这俩一样,两种我都体会过,我可以非常负责地说,看孩子的睡脸,和,看天花板,这两者的幸福感,有着天壤之别。孩子的睡脸,可以让我感受到生命的饱满、充实、踏实,同时让我在物理上闻到香甜的味道,而天花板,只能带给我劳累结束后的那种虚无和空虚。

我之前就说过,单身人士,你要展现你生活的美好,你就大大方方说自己的好就行,不要拉踩已婚已育人士的不好,尤其是这种自行想象出来的已婚已育的 “苦难生活”,单身可以半夜喝啤酒吃烧烤,结婚有娃了也可以,单身可以到处旅行,结婚有娃也可以,单身可以买买买,结婚有娃也可以。总之,单身可以过好日子,已婚有娃也可以。

再次强调,广大妇女同志无论已婚未婚有娃无娃,都应该团结在一起,不要整天比来比去拉来踩去的,没意思,大家一起共享美好等于幸福 double,团结才更有力量啊姐妹!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哎呦不错往前方资源网 » 微语录精选:现在的世界特别的随机,抓不到任何规律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每天看一看总有新东西

每日福利TOP100永久地址/地址发布页

谢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