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谬 – 西西弗斯:这两年因为诸多原因,年轻人的风险偏好是越来越低,也越来越倾向于寻找确定性。但我觉得年轻人是最应该拥抱变化的一批人,毕竟很多传统行业的利益分配已经固若金汤。年轻人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了大众眼中最安稳的地方,上升通道也是非常狭窄的。只有去新行业新业务,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的超额收益。
@方出神:重新做人的最小单位是洗澡,往上依次是剪头发、搬家、运动、过年、辞职、分手、大病、破产、移民、离婚、入狱,直至死亡。
@投资就是算好账: 新增祖训:同一行业不同公司股东互相喷的行业都是竞争烈度非常高的行业,谨慎。
@北漂民工的日常:昨天跟几个金融机构的人吃盒饭,A 吐槽,领导天天说,要珍惜工作,如果对薪资不满意,你们可以出去看看外面是什么行情。
另一个人 B 拍案而起说,这不就是 pua 员工吗!
A 嘿嘿一笑:不是,我们真出去找了,是真的找不到。
@卤煮疫苗:给大家说个冷姿势:
中国一个企业的抗流感病毒药物销售额>全中国所有流感疫苗的销售额
由此观之,流感疫苗还是太贵了,大家都打不起
@信号与噪声:可有可无的关系,只是一种消耗
@梁瑞安:为啥周期股经常可以涨十倍,也能跌 90%,因为:1、供需错配;2、人性短视
公司的人都发现水有问题,所以都喝茶
@叫我吴律师: 朋友所在公司有百十号人,年中的时候企业降本增效,把原来喝的某品牌桶装水换成了 2 块钱一桶的杂牌水。这周没人给他们送水,经了解才知道,这家卖桶装水的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机关给端了,原因是他们是从附近公共卫生间接的水,水源根本不符合饮用标准。
朋友听到这感觉天塌了,去洗手间猛抠嗓子眼儿,恶心得不行。
我问他,小半年来都没喝出来味道不对吗?他说:“公司的人基本都是喝茶,或者泡别的东西,喝纯白开水的很少。再加上这个水便宜,大家以为这个价格的水就是那个味道”。
@陈如是说: 水烧开应该没有问题,关键是桶。正规桶每次罐装都要清洗,不正规的就干脆不洗。一个桶从出生起,就没有洗过一次澡,想想都起鸡皮疙瘩
@汪有:2 块钱,又要一桶水,又要有人送水,又要有人取空桶,又要桶是干净的,又要水是干净的,领导你要不要想一想啊,盲目要求供应商内卷,其结局就是喝厕所自来水
苏联抢了德国的科学家,这集好像看过
@兔头学姐张铁根:关于德国那条博文做个说明吧。
江苏建了三个德国工业园,七八个德国小镇,直接复刻了德国街道、建筑、食品、学校等,从 2003 年启动,2010 年大规模开始,用了快 30 年时间,挖了德国 500 多家企业和研发公司搬过来。
从俄乌冲突以后,德国大型国际巨头也开始疯狂搬迁,工程师、科学家举家过来,德国那边所谓的总部开始大量裁员。
可以说欧洲最强的工业国,已经空心化了
江苏太不讲武德了,下手太狠了,各种政策扶持,各种招商福利,还给本地建设德国学校,解决子女教育,家属就业,就连啤酒都复刻,让你宾至如归。
结果就是博世、巴斯夫、大众等这些企业不说了,德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也搬过来。
可以看一下新闻报道的开头,太离谱了,江苏真不讲武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