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小田:记者采访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
记者:你怎么看待高市早苗的上台?
鸠山:人们常说,越小的狗,叫得越凶。
鸠山你这。。。
@林瘦猫:我感觉现在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做法和目的完全搞反了。
基础教育本来的任务是保障儿童均衡发展,现在搞成了人才筛选。
高等教育本来的任务是人才筛选,现在搞成了保障儿童均衡发展。
@老 talk:所有的天才,都来自少年时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正反馈。比如很多作家,从路遥到陈忠实到阎连科,甚至不是作家,比如托洛茨基走向革命道路,就是小时候一篇作文被老师当范文念了。那个给孩子第一个正反馈的人,至少在那一刻,他脸上浮现的就是神的样子。所以与诸君共勉,不要因为自己懂那一点点可怜的知识和阅历,就假装自己掌握真理,对一个起步和入门的少年横加批判。不过这种善意,不适用于互联网上的虫豸。
@死蜜蜂:我们在网上看别人分享宏观微观技术分析,假如这个人是已成功人士,人们会形成一种错觉,以为懂这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事实上,不完全是,仅仅是非必要条件。原因是懂这些的人满大街都是,券商、公募、私募、民间里挤满了这些人,然而成功者寥寥。
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运气、胆识、魄力、决断力、性格、思维方式、DNA,而这些东西无论你怎么精通宏观微观技术都不可能获得。
读书学习多思考肯定是有用的,但是宿命就是宿命,甚至读书学习思考能力本身就是由宿命决定的。
@落魄的三叔:现在男生总说自己不会花钱。我推荐一个花法,就是永远为新奇买单。比如你不远万里到了一个城市,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再来。那一定要试试去吃当地最接地气的小吃和当地最奢华的酒店。没理由,就是这些没见过,所以要去试试。
大男人不要总搞得和怨妇一样,四处说十几块的盒饭都是男人在吃,男人吃一顿 200 的饭都不知道怎么吃。盒饭怎么了,不好吃吗?200 块一顿饭自己不去,难道等女大款带你?是男人就把那些打男女⭕博主全部拉黑,痛痛快快出门把钱花到自己身上,
最看不上给加苦情戏的男人。一帮大老爷们,自怨自艾,哭哭啼啼,没有出息。
@静水深深流:今天刷屏的金句,当属段永平的那句 “没有安全感的人,很难理性”,此言不虚。
①做投资时,本金充足和只投看得懂的生意,所带来的安全感,会让交易行为少一些赌性。
②过日子时,有车有房没负债带来的安全感,会让家庭多一些安心与和谐,少一些鸡飞狗跳的负面情绪。
③自我认知上,能力圈带来的安全感,会让人在擅长区间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④与人相处时,自我肯定和零期望值带来的安全感,会让自己掌握关系的主动权,不至于被对方言行左右情绪。
安全感的背后,是自我价值的确认,然后避免被不确定性影响决策质量,并减少对决策结果的情绪化评判。
伟大的起点大多并不起眼
腾讯 27 岁的生日,鹅厂黑板报发文,晒出了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赛格科技园二栋东 B402 的腾讯首间办公室照片。
工号 000038 的腾讯 25 年老员工在播客中提到,1998 年,腾讯办公室的天花板有颗 Disco 灯球。员工当时面试时看到公司装修第一反应:“这怕不是个皮包公司吧。”
该员工还确认,当年 OICQ 早期时,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确实当过客服,“他自己亲口说的”。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vTUBLTJChFWjVYEAJBqFQ
高敏感人的至爽时刻
- 雨后出门,空气里有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 商场里突然响起最喜欢的歌。
- 从零下的室外走进有暖气的屋子。
- 洗完澡钻进刚换好的被子。
- 听到别人认真地说 “我懂你”。
- 傍晚的风刚好吹进房间,温度正好。
- 电梯里只有自己,背景音乐很好听。
- 阳光照在书页上,一切都很安静。
- 吃到刚出锅的饭,热气扑在脸上。
- 夜里走路时,音乐和脚步节奏刚好对上。
- 冬天早上赖床,听见外面风声很大。
- 收到朋友发来的语音,听到熟悉的笑声。
- 看电影时某个画面太好看,舍不得眨眼。
- 在路上看到有人穿着和自己一样的衣服。
- 雨滴打在伞上,声音很治愈。
- 路过一家咖啡店,闻到烘豆的香味。
- 看完一本书,合上封面的时候很满足。
- 收到朋友寄来的小礼物,完全没想到。
- 被猫蹭了一下腿。
- 洗好的衣服挂起来,水滴一滴一滴落下。
- 脚踩在落叶上,发出脆脆的声音。
- 喜欢的人主动发消息。
- 出门时雨停了,伞没用上。
- 坐在回家的车上,看着窗外灯光慢慢变远。
- 熬夜做完一件事,拉开窗帘看到天亮了。
给普通年轻人几个建议
@皇城根下刀笔吏:我活到四十几岁了,给普通年轻人几个建议:
1、不要贷款。
不要想着从贷款中,你能占到便宜。银行有一堆专业人员,天天精算,比你精明多了。你的贷款,不但养活了这些人,还养活了很多银行,让很多银行跻身到百强的前几位。
你的那点能力和本事,是算不过银行的。
2、挣多少,花多少,不要消费未来。
消费未来,不仅有经济上是否划算的问题,还有情绪上是否有负担的问题。
不要让自己陷入负担。
人生在世,就那么几十年,如果总是带着负担的活着,情绪上有损耗,也不值当。
3、不要信别人的大饼。
如果有人跟你说,跟着他干的话,三年买房,五年发财,等等,相信我,基本都是骗人的。
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
有限的资源,注定了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够快速获得人上人的生活。
4、该工作工作,该休息休息,不要太拼。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把本钱搞没了,则一切都没了。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即便你很拼,把身体搞没了,你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足额的回报。
这个世界的很多方面,是不对等的,且在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如此。
工作时,好好上班,在工作之余,多出去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现在,国家的基建搞得很好,出行很方便且便宜,趁着年轻有空,多出去看看。
5、找对象要找跟自己谈得来,让自己放松和舒心的。
不论男女,都是如此。
不要找那些,动不动感觉关系绷紧了,要吵架,不吵就浑身不得劲的,或者控制欲强,时不时要控制你或者互相控制等等。
不要谈那种很苦的恋爱,没有意义。
6、心情放松,不要时不时焦虑。
很多事情,你是改变不了的。
开心也是过一天,不开心也是过一天。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
以上,供参考。
当然,以上建议是给普通年轻人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天赋异禀,不普通,则另当别论。
低价游愿意去的人还特别多,根本不缺生意,关键去的人还觉得自己赚了
@爱酱在大阪:我姨没跟我商量报了个旅游团来日本玩,玩 6 天,包机酒 2999。
我说这价格也太不合理了吧,怎么赚钱,她说每天都有购物。
我说怎么不直接来住我家,我陪你玩啊,她说她想先走马观花的逛一遍,回头再跟着我跟着我深度游。
第一天晚上到的关西机场,被丢到临空城旁边一个被工地包围的宾馆,方圆几百米连个便利店都没有,但是宾馆楼下有一家东北人开的药妆店,所有东西都比正常药妆店贵一截,还有一些听都没听说过但是有中文介绍的品牌。
第二天,奈良公园逛半个小时,然后给拉到伏见稻荷逛半个小时,再去岚山渡月桥逛半个小时,下午直奔名古屋,晚上住在被工地包围的宾馆里,楼下一个中国人开的免税店。
第三天,从名古屋拉到富士山,逛了全日本我觉得最坑的景点:忍野八海。
晚上依旧住在荒郊野外的宾馆里,楼下一个中国人开的礼品店。
第四天,从富士山拉到东京,上午去了一个中国人开的珊瑚珍珠店,下午浅草寺半小时,银座半小时。
第五天,早起去一个全是中国游客的免税店,去秋叶原逛了一个小时,然后又开好几个小时拉回名古屋村里的宾馆住。
第六天,拉回大阪,在大阪城公园逛了一小时,都没去天守阁,下午拉到心斋桥,我终于抓着机会请我姨吃了顿饭,晚上她就要坐飞机回杭州了。
每天我姨跟我报备行程我都是两眼一黑的状态。
我问我姨,买了他们推荐的东西了吗?
我姨说没买多少,就几千块,其他人好多都花了好几万咧。
不要让自己轻易的滑向深渊
@楚团长聊聊天:不要让自己轻易的滑向深渊。
生活当然已经很艰难,但不管怎样,请不要使用互联网贷款。
深渊离我们并不遥远,很多时候,都只是从一次看似无害的借贷开始的。
并不是人的欲壑难填,而是商品社会中资本在无限的创造消费场景,而作为社交动物,人又需要消费品来定义自我,所以钱是永远都不够花的。
经济上行期都是这样,更不要说,在目前这种相对比较复杂的时期了。
而这个时候,在互联网上借钱又非常容易,意志力稍微一松懈,就有可能选择临时性的在互联网上弄点借款。
看起来没什么,等有现金流的时候,再还上就好了。但我毫不夸张的说,人生的千里之堤,可能就毁于借贷的蚁穴。
这里面有两点,人容易高估自己的意志力,人也容易低估利息的复利。
可能只是今天想换一部手机,甚至只是刷到一个种草帖,忽然心动了某个小玩意。几百块、几千块听起来不多,用白条、用花呗,点一下就到账,工资到了或者将来有钱了马上还掉就好了。
但这一行为模式本身是很可怕的,因为总有下一次,一旦思想麻痹了,下一次就会借更多,再下一次就是多平台叠加借贷,最后很可能连自己都说不清,什么时候开始走不出这个循环了。
更关键的是,互联网借贷利息真的非常高。而且还被包装的很温柔,什么借一万,一天利息几块钱。听起来无伤大雅,但实际上,日息万五,名义年化利率就 18% 了。借 1 万块钱,利息 1800,对普通人来说,这已经是非常非常大的代价了。
更不要说,这类贷款通常采用等额本息,简单说,就是实际利息支出要更高,我草草算了一下,名义利率 10% 的借贷,等额本息的情况下,实际利息支出相当于年化 17% 左右。
沉重的利息支出,会吞噬我们本就拮据的现金流,慢慢的,我们就会被支配。
一开始是还不上钱,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到处借,再到最后彻底还不上,开始逾期和违约,接下来就是征信受损、甚至被电话轰炸、上门催收。
普通人到这一步,就社会性死亡了,身边的人甚至亲人,都会用看弱智的眼光看你。
走到这一步,真的会非常非常绝望,你会被搞到举目无亲,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而这一切,可能就只是因为,某天晚上 emo 的时候,冲动消费了一下。
芒格说,如果自己知道会死在哪个池塘,自己就一辈子不会去那个地方。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既然互联网借贷的后果这么恐怖,那我们一开始就永远也不要靠近,像戒毒一样,戒掉这种贷款消费的行为。
谁让你借贷消费,你就骂他祖宗十八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