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主钦点仁波刀:严格来讲,教员应该是 20 世纪最强的爆梗和传播之王。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枪杆子里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每一个都是简短铿锵,脍炙人口的句子。
像纸老虎这类概念,现在实际上是全球各个语言都通用的……
@花杀七十三:东北,生育率倒一,离婚率正一,亖亡率正一。不生了不过了不活了,珍惜东北人,他们看开了。
@投鱼问道:茅台的辉煌,一是房地产行业的润滑剂,那是地产有钱,搞关系都是喝这些。
二是当年鼓吹的金融属性,尤其是不断涨价,都觉得能保值,每年被社会上屯了大部分。
现在地产喝不起了,每年产量 2000 万瓶,也失去了稀缺性,导致价格节节下跌,这么下去,1000 年底都可能看到了。
@汪有:我是个小镇做题家,做题做到一线城市立足,这是很幸运的。
但我的很多做题家朋友希望下一代也能复制这种幸运,我看是不行的。我们都得有个预期,就是我们这些人是家庭中的异常值,父母也就那样,子女也大概率平凡。
上有老下有小,就得靠我们这些异常值来挣钱撑着。
指望下一代撑我们我是不信的。
@顾扯淡:朋友重庆买的房。
说之前生意亏损的时候他 280 没卖,现在走法拍,只有 180 了,问我要不要。。。
我说我要个毛,我哪来的钱,而且真要了将来涨了我不被人说死,跌了我内心也会埋怨,何必呢,就这样吧。
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
@光消失的地方:“我刚刚发现,患有焦虑症的人往往会反复观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这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安全感 / 舒适感,这就是他们不断反复观看这些节目的原因。”
@散装基精锦鲤:我一直和老婆说,我们不能简单把自己称为老百姓,毕竟中国有多少老百姓,能掏出几百万,在上海中环买套房?当然,我肯定也不是富豪。所以我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软弱的小布尔乔亚:同情劳动人民,但确实也是过去 40 年的既得利益集团之一。
飞天茅台电商补贴价跌破 1600 元!
@胖虎鲸:白酒股会不会继续跌下去,我觉得会。我的逻辑推理是这样的,假设全国人民一年摄入的液体总量数是一个巨大可见的容器,那么这个容器每年都在变小,而且新的液体还在不断产生倒入,比如奶茶和咖啡,占容器比还在不断变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不觉得白酒股有未来。
同理可推文化娱乐业,全国人民的每年的日常放松时间总数是个相对固定值,这个固定值每年还在不断减少,短视频分走了大部分,那电影,书籍这些产业就不可能好起来。要改善的话除非增加大家伙儿每天休闲时间,减少工作时间占比。
旅游产业呢,也很难好,全国人民放假时间总数是固定值,但每年总量在减少,即便最好情况大家收入不降,旅游行业收入也是逐渐降低,要改变只可能是增加放假时间或者增加大伙儿收入,比如最近各地提的中小学春假秋假,收入的事看当下情况,就别想了。
你想想还有什么行业可以被这么类推,比如餐饮业啥的,就避开这些投资吧。
@Value_at_Risk:所以为什么结婚率越来越低了?不仅仅是男女观念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大家在短视频、游戏等让自我过得更舒服的事情上花越来越多时间,那自然只能压缩谈恋爱的时间了。同理,结婚有了孩子后,基本就等于放弃了娱乐游戏时间,因为家庭和孩子要占据大量时间,而工作时间你不能动,只能压缩娱乐游戏旅游逛街等这些个人享受的时间了。其实日本当年已经打过样了,出生率降低和娱乐(二次元、AV)行业爆发是同时进行的,不当男儿,选当废宅。
东非黑人参加国内马拉松的意义是什么?
@申典启:一直无法理解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全民马拉松赛事,非要请一堆东非黑人空投比赛的意义是?
让东非黑人到东亚人群里比马拉松拿的好名次,没有任何意义,人家东非黑人的种族优势摆在这里,身体构造就不一样。
就好像拉一个中国中等学生到非洲的学校里比数学,轻而易举能拿他们国家第一。
中国人均智商 100,黑人是 70~80,大脑构造也不一样。
这能证明什么吗?奖金还白白给黑人拿走了。
中国人比马拉松就只在中国人内部比,圈地自萌不好吗?
@幻想狂劉先生:以前比较多的一种玩法是,报名费广告赞助都到位之后,好比冠亚季军奖金加一起 20 万人民币,那我弄三个埃塞人或者肯尼亚人过来把奖金回收了,然后给他们三个五万块就可以了。然后我换一个城市再继续这个卷钱循环就可以了。你要是弄几个中国人这个事就不太好弄了,首先中国公民你是很难控制的,消息也不好保密。并不是所有比赛都这样,但你看最后冲刺阶段中国人快要拿名次了就立马出来故意阻挡阻挠的,基本都是这个套路
我就说上网能学到东西
@Plutus007: 昨天让大家加仓的电动车和电池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吧,现在开始进行操盘
下载众包 APP,入职等接单派送流程,APP 上都有详细教程。
我这边主要给到一些配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小方法 。
一, 外卖箱里一定要备几个无 logo 的透明塑料袋、无 logo 的餐具包、无 logo 打包盒。(没事留意商家是否有以上材料,碰到有的直接伸手找他们免费索要)
二, 外卖配送过程中 汤类,水类尽可能悬挂着,如果悬挂没空间 再放到外卖箱。如意外撒漏 ,第一个准备流程中的材料就派上用场。扛起外卖箱直接倒到新的打包盒,打包包装就行了。
三,取餐过程中碰到商家卡餐。
①随手拿一个其他订单的外卖餐,把小票丢了直接配送,事后就说商家给错餐让顾客投诉商家即可。
② 主动打电话给顾客,说商家微波炉坏了,你那包预制菜目前没办法加热 需要再等一会。顾客 80% 会取消订单。
③ 租赁的电池只要刚好路过更换柜子,手机里查看小程序刚好柜子里有满电的顺手更换。
④ 自己打印一张 A3 的纸 ,上面打印 (外卖与狗不得入内) ,碰到不给开车进去的小区,直接把纸拿出来贴在小区门口拍张照,上报客服。
四,日常温饱解决
① 送外卖超出自己居住范围较远的地方,随便找一个订单量高的商铺随便拿,注意动作要快,帽子要戴 。
② 华莱士的可乐随便喝,商家都是有做多的,放在那里备用。有接到华莱士的单,多拿一瓶就好了。
以上是多年的操盘经验。
中年焦虑的读者越来越多,主要是失业和收入下降
@猫笔刀:最近留言问我中年焦虑的读者越来越多,主要是失业和收入下降,另一边负债是刚性的,月供一分也不会少,一下子就导致生活压力骤增。这里就不说房价的事了,只说说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
我其实很早就写过一篇文章,把职业生涯拆分成 5 要素,按重要程度升序排列分别是体力、时间、技巧、经验、人脉。低质量的工作通常是体力 + 时间的比例较高,而一个有成长性的高质量工作则更多的包含了技巧、经验、人脉。
都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这句话老话的本意还是提醒从一开始进入职场就要进行规划,尽量从事可以持续积累技巧、经验、人脉的工作,这样的你会随着时间一直在成长,建立专属于自己的竞争力门槛。
一些职场老人说年轻人不要太过在意起薪,要更专注自身发展,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你长时间从事没有积累没有成长的工作,长时间的处于舒适区,到了中年就会产生危机,因为你的实际能力已经匹配不上你的收入,你很依赖目前的岗位,因为一旦失去你大概率找不到同等待遇。
而让一个中年人和年轻人比拼时间和体力,无异于自取其辱。中年危机只能预防,等到它爆发了再想怎么办,只能凉拌。
至于具体哪些工作有成长性,最典型的就是医生和律师,后期英雄,中年没有危只有机,另外像投资、咨询、产品运营管理这些都很依赖技巧 + 经验,年轻人难以替代。然后就是猎头、高端销售、私人服务,也可以靠持续搭建的人脉关系越混越好。还有更多职业,你们可以把我上面的内容复制给 ai,让它们帮着扩展总结。
如果实在迷茫,就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目前接触的客户,5 年后还能给我带来资源吗?
2、我现在做的项目,3 年后写进简历还能加分吗?
3、我目前学习的技能,10 年后会过时吗?
贷款卖房
@民工看市:今天看到经济观察报的一篇文章《贷款贴钱也要把房卖掉!》,学会了一个新词:贷款卖房。
当你把首付亏掉后,你卖出房子,并不够还掉银行的房贷,所以还需要再加一点钱才能卖掉……
比如你的房子 500 万,贷款 300 万,但房价现在跌到 250 万,你卖房后还欠银行 50 万(假设没还过房贷)。
这个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的时候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 “止赎”。所谓止赎,是因贷款人无力还款,贷款机构强行收回其房子。比如,业主不幸失业了给不起月供,贷款机构就把房子收回拍卖,用以偿还剩余部分贷款。
因为房子是带杠杆的,如果首付是 2 成,那就是自带 5 倍杠杆。以一套价值 100 万元的房子为例,北漂民工小张工作 10 年终于凑够了 20 万首付(我们假设首付比例是两成),那么他在这套房子中拥有的权益是 20%,实际上剩下的 80% 固定权益是属于银行的。如果房价下跌 20%,小张损失了多少?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损失要比 20% 大得多!
在房价下跌之前,小张拥有的是 20 万的资产,当房价下跌之后,房屋仅价值 80 万,但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仍旧是 80 万,这就意味着房产所有者的资产被完全毁坏了 ——100% 的下降。在这个例子中,杠杆倍数是 5,房地产下降 20% 造成了 100% 的损失,放大了 5 倍。
很可惜的是,大众在投资这样一种高杠杆高风险的资产之前,竟然没有任何适当性管理和风险评测。
大概 1989 年,日本经济泡沫开始破灭,日本房子大概在 1991 年开始往下走,然后一路下跌,最惨的地方跌幅应该是有 90% 左右,东京也接近腰斩。
到 2000 年左右,新房寻底成功,差不多到 2010~2012 年,二手房才开始涨,大概在 2024 年,东京(及周边京郊)房价终于创历史新高,要知道,日本当年泡沫比我们大多了。
这说明一个问题: 只要你能熬,核心地带房价永远可以创新高,但也注意是核心地带。
美国和加拿大,历史都有类似的时期,经历过一段时间下跌,然后再上涨。长期来看,全球核心城市的房价都可以创新高,但创新高的也是比较新的二手房或者新房。
当然对于很多人而言,当下不卖房可能更省钱,因为卖房就要一下子面对大几十万的还款压力,而不卖房先还着月供,还有公积金可以顶一下,一个月成本也就几千块钱。
北京这边很多老破小的租售比已经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了。
(不作为投资依据)
美国科技公司对 AI 的投入太疯狂了
@别说进程了:亚马逊、Meta、微软、Alphabet 和 Oracle 在 2024 年的资本支出总额为 2410 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 GDP 的 0.82%。今年第二季度,这些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为 970 亿美元,占同期美国 GDP 的 1.28%。
如果这种支出速度持续到 2025 年剩余时间,它将超过现代一些最著名的投资热潮期间的年度支出峰值,包括曼哈顿计划、NASA 在阿波罗计划上的支出以及伴随互联网泡沫而来的互联网宽带建设。
这并非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投资 —— 保罗・凯德罗斯基估计,铁路投资在 19 世纪 80 年代达到顶峰,约占美国经济总量的 6%。但这仍然是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投资热潮之一。科技行业高管已表示,他们计划在 2026 年投入更多资金。
关于这张图表需要注意一点:并非所有科技公司的资本支出都流向美国。大型科技公司资本支出中可能只有大约 70% 到 75% 流向美国。¹ 然而,并非所有数据中心支出都包含在大型科技公司的资本支出中,其他关于美国人工智能支出的估计也仅占美国 GDP 的 1.2% 到 1.3% 左右。
一个美国人的姐夫进 ICU 抢救失败,收到了近 20 万刀的医疗账单
@魔法少年纯洁菌:一个美国人的姐夫进 ICU 抢救失败,收到了近 20 万刀的医疗账单,但是把账单让 AI 整理之后发现十几万刀的违规收费,然后美国光速修补了 AI 可以帮忙查医疗账单错误的功能 最后一张图看不到点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