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周率等于 31415926:别扯那么些宏观大事了管不过来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之外,建议关注一下这些稍微宏观一点的事:股市涨了,楼市跌了,自己的工作离被 AI 替代还有多远。话说北京的房价正在从高点的 7 折直奔 6 折以下而去 
@南郭刘勃:绍兴八年的宋金和议要是成了,岳飞被杀的时间估计要提前。
但绍兴九年金兀术政变,十年大举攻宋,让宋高宗不得不继续倚重岳飞,实际上等于救了岳飞。
要是设置成金兀术政变攻宋,目的就是为了救岳飞,就是很虐的双男主剧情了
@雷斯林 Raist:公司会渐渐把付给人的工资全都变成算力芯片卡。而人类的工作也会渐渐被越来越聪明的 ai 取代。 这是必然会发生的灰犀牛,所有幻想着这不会发生的人都是在做梦。
@墅姐:卖铲子的公司股价涨了又涨。企业从采用 AI 到普及的阶段,会创造大量的财富,但却不是提高普通人的工资…“这些财富正集中在 “算力” 上,而不是 “劳动力” 上。企业的 “市值”(即公司总价值) 增长与普通人的 “工资” 增长之间的鸿沟,从未像现在这样巨大”
一个阶层对另一个阶层的奴役首先是语言的奴役,都是花父母钱,贵族叫传承,中产叫托举,穷人叫啃老
@胡小姐挺好看:比特币刚出来那几年,我有个当时在香港做金融的朋友就非常痴迷,天天劝我买,我不懂的东西一向不碰,不是质疑比特币的逻辑和它赚钱的可能性,就纯粹因为我不懂,对不了解的东西搅和进去,是非常容易患得患失,没把握就特别容易影响心态。我最害怕这种失控感,所以我成不了有钱人,完全没冒险精神。 
@北漂民工的日常:中产移民,基本上是阶级滑落,国内还在找个体面大厂,出国了要么体力活要么转中介骗同胞,极少数能找到正经事业,而且对语言要求很高。
大部分人是不适合炒股的
@沪上黑胖花:大部分人是不适合炒股的!
有粉丝私信我,让我再别说炒股赚钱了。她炒股俩月,亏了三个月工资了(10%)。
我觉得这个行情应该不至于啊。于是问她是怎么炒股的?
她和我一样,数学不好,看不懂 K 线。
但她和我不一样的是,她居然听信机构的去买个股,全部亏的,甚至机构还给她推荐 ST 票她也买了,现在卖都卖不出去。
我觉得匪夷所思。
虽然我不是一直认真炒股的,但干啥不得研究?
股市本就是 7 亏 2 平一赚的地方。如果听机构的就能赚钱,那不是发财了?
我觉得,普通人炒股票,应该:
1. 投入亏 50% 也不会心疼的钱。
2. 自己研究。
3. 少量钞票试水,稳定盈利了再加大投资。
这个稳定盈利,至少以五年为一个单位吧?除非自认是天纵奇才徐总舵主第二。
我第一次炒股是投入 1500 元,后来投入 5 万元,再后来投入 10 万,再后来… 反正现在 投的也不多。
而且如果亏 10% 就每天心理难受,那这种心态,真的不适合炒股。
钞票是赚不完的,但是是亏得完的。
野路子敢死队的打法,大佬真是激进啊
@林宇辉 2025:但斌的持仓一出来,我直接看傻了。
十几亿美金,92% 的仓位,全砸在一个地方。
这哪是投资,这简直是拿身家性命在对 “科技的未来” 表白啊。
英伟达、谷歌、微软…… 全是 AI 的心肝宝贝。
还把亚马逊、奈飞这种 “前浪” 给减了。
说白了,就是把钱从 “过去的好公司”,挪到了 “未来的命根子” 上。
这操作,狠不狠?
狠。
但孤独吗?
一点也不。
你看,“木头姐” 也同步在买阿里。大佬们的心思,藏都不带藏的。
信号已经不是若隐若现了,是直接敲锣打鼓告诉你:风就在这儿,钱就在这儿,未来也在这儿。
我们还在为几千块的工资内卷,还在犹豫要不要换个手机。
人家已经把全部筹码,押注在未来十年、三十年最确定的那股浪潮里。
有时候真觉得,人和人最大的差距,不是钱。
是对趋势的认知,和敢不敢下重注的勇气。
@楚团长聊聊天:都是客户的钱,跌崩了就发新的产品,追新的时代投资,这题我会,我是但总铁粉
小城市房价下跌的速度和幅度,真的超出人的想象
@杭州金融女民工:小城市房价下跌的速度和幅度,真的超出人的想象。
还是黑龙江佳木斯。
网友 2010 年买的房子,80 多平,8 楼的顶楼,没有电梯,位置比较中心,当时的购入价是 18 万。
这 15 年里,每年的物业费取暖费七七八八加起来是一年 2000 块。从来没住过,要么出租要么空置。
因为以后也不准备回去了,网友最近就准备把这个房子卖了,在附近的中介问了一圈,最高报价 3 万,最低报价 1 万。
网友都要哭了。
当年这个房子,是她妈妈下岗以后,辛辛苦苦每天去早餐店包包子赚的钱买的,大家可以想象,东北冬天的早晨,起早去包包子多辛苦的一件事,真的可以说是血汗钱。所以她至今还不敢把这个事儿跟她妈妈说,怕她妈妈一下子接受不了再有个好歹。
我一开始也不信,杭州房价腰斩我觉得已经很炸裂了,佳木斯直接砍到脚踝。结果评论区当地的网友,纷纷晒出附近小区的挂牌价,嗯,大差不差,甚至还有更低的,感觉就是给钱就卖的那种。
歪日,真的很无语,也真的很无奈。
这波裁员潮的背后,其实藏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而不是一个
作者:Aakash Gupta
一方面,像亚马逊 (Amazon)、Meta 和微软 (Microsoft) 这样的科技巨头裁员,是为了筹集资金购买 GPU(图形处理器,AI 训练和运行所必需的强大芯片)。他们的收入在增长,股价在攀升。他们裁掉员工,是为了把钱腾出来,砸向 “算力”。这可不是经济不景气时期的 “降本增效”。这更像是一场被迫的资源重新配置 —— 把发工资的钱,转投给数据中心。这笔账算得极其残酷:每裁掉 1% 的员工,省下的钱就能多买一批 H100(英伟达公司生产的顶级 AI 芯片,非常昂贵且抢手)。
与此同时,UPS、雀巢 (Nestle)、福特 (Ford) 和塔吉特 (Target) 这些传统行业的公司也在裁员,但原因恰恰相反。他们已经部署了切实有效的 AI(人工智能)工具。比如,客户服务自动化、供应链优化、生成式设计系统等等。AI 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还在不断累积。这些公司不需要自己去购买庞大的 GPU 集群(由大量 GPU 组合而成的高性能计算系统)。他们从 “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比如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 或谷歌云) 那里租用 “推理” 算力(即运行 AI 模型得出结果),然后裁掉员工。因为现在这笔账(用 AI 替代人力的成本)终于算得过来了。
裁员的双方,都在喂养同一头巨兽。
科技巨头在疯狂 “买铲子”(指购买 GPU 等基础设施,就像淘金热里卖铲子的人)。而其他所有人,则在购买用这些铲子挖出来的 “黄金”(指 AI 带来的生产力)。
半导体公司稳坐中间,向整个产业链收取 “租金”。台积电 (TSMC)(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英伟达 (NVIDIA)(GPU 的主要设计者)和阿斯麦 (ASML)(制造顶级芯片光刻机的唯一厂商)正在疯狂 “印钱”,而产业链的两端(科技公司和传统公司)都在大量裁员。
这个发生的时间点至关重要。目前,企业对 AI 的采用率大约是 10%,并且正朝着 50% 迈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个阶段(从早期采用到主流普及)的发展速度最快,创造的财富也最多。
但问题是,这些财富正集中在 “算力” 上,而不是 “劳动力” 上。企业的 “市值”(即公司总价值) 增长与普通人的 “工资” 增长之间的鸿沟,从未像现在这样巨大。
这不是一场经济衰退。这是一场 “再平衡”(即经济结构的根本性重塑)。而大多数劳动者,不幸正站在了天平的错误一端。
早上刷了会儿短视频,全是买黄金买高了的鬼哭狼嚎
@九边 Pro:早上刷了会儿短视频,全是买黄金买高了的鬼哭狼嚎。我随便说几句,你们可以参考下,前两天上涨的时候没说话,觉得现在才是好时候。
我自己买黄金已经四年多了,每个月月底都买,已经是纪律了,不管涨跌都会买,比如昨天到时间了,又买了一根。对,买实物,不是那个 etf。实物有个好处就是你看不到自己亏损了多少,不闹心。
最关键的,我从没觉得是投资,单纯当超长期存款。
疫情的时候加了个群,叫什么貔貅群,群主是个高手,里边的人都是一群狂热的黄金爱好者,我学了不少,下边这几条还是很受益的。
1、买黄金长期看很难赔,我这些年很多次都买到了高点,过几个月回过头来看就不是高点了。
2、金价真正上涨的动力是纸币泛滥,纸币肯定会泛滥,所以黄金短期有涨跌,长期几乎是单边上涨。
3、黄金应该是一种信仰,而不是投资,金价跌了你应该高兴,而不是难受,因为你又可以低价买了。这倒是有点像巴菲特说过的一句话,可口可乐跌了他很开心,尽管有大持仓,但跌了就可以继续买了。在股市里,经常说不要对筹码有感情,在黄金这里,恰好相反,你不爱,你买它干啥?
4、把黄金当个股炒,大概率会赔得裤衩子不剩。
5、所以说你现在买在 1000 的高位了,也别太闹心,有点出息,以我的经验,一般暴涨后跌两三个月,慢慢就起来了,不过这中间可能会跌得很惨,买实物金的好处就在这里,看不到。
6、最后一句话,不准备持有十年以上,就别碰这东西,我反正是这辈子都不卖(这个心态可以让人多拿几年)。同理还有那个指数基金,也是我最喜欢的,并不像投资,像存款,非常好,四年前提过,后来把个股都抛了,只剩下了指数,主要也是承认了自己不行,不是那块料,也没时间盯盘,干脆把开始存款了。
我觉得普通人对待大 A 最好的心态,不应该是投资,而应该是存款。我就是彻底放下了投资思维,承认自己毛也不懂,也不想去研究那玩意,但是存款总得存吧,学习美国人,每月无脑把一小部分存款存到了沪深 300 上,哪怕每天存 50 块呢?还有黄金(不建议现在投,我买的早),这俩长期看肯定是大幅跑赢存款的,毛病是没法暴富,好处是不会破产。
如果再往前一步,小牛市觉得自己能了,开始去研究个股,打法,趋势,技术,甚至加杠杆,那大概率赔很惨,只是时间问题,当然了,不排除你是真正高手, 几年后开悟了,这种也有,不过确实少,我这些年见过一堆 “三年股神,五年滴滴”。
短视频赛道,我觉得真的是目前普通人改变命运的绝佳途径了
@杭州金融女民工:短视频赛道,我觉得真的是目前普通人改变命运的绝佳途径了。
我之前分享过的一个博主,我关注他的时候还只有两三万粉丝,你看他的视频,从他的表情、表达和肢体语言等,能明显感觉他还有点不太适应,处于刚刚起步还在努力进阶的阶段。
他做博主之前,无房无车的打工仔,还负债几十万,生活非常窘迫。拍了两年视频,目前粉丝 26 万,通过做自媒体,他还清了负债,给家里买了车买了房,实现了低阶的财务自由。他在这个过程中,分享了自己关于做露脸做自媒体丢不丢人这个问题的感悟。
他说他拍视频前期,克服的最大的困难,是露脸之后面对的来自身边熟人的嘲讽谩骂甚至威胁。
他视频火了以后,身边很多人都刷到了,给出的反馈有以下几种。
他爸爸问他:你是不是在搞网络诈骗,天天在网上干嘛。
他的前同事和所谓的朋友发信息给他:你在干嘛,这么尴尬,我在网上刷到你视频了,太尴尬了,我把你拉黑了。
他的客户发信息给他:你平时不是挺那个的吗,挺安静的一个人,怎么在网上是这个样子的!
他有个小生意的合伙人,威胁他,说他没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生意上,要么注销账号要么退股不合作了,还威胁说不给退股份钱。
他刚开始面对这些流言蜚语的时候,真的羞愧地无地自容,每次都想找个老鼠洞钻进去。
但是随着他靠短视频赚到钱以后,他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家人生病的时候他有钱买单了,他自己想买喜欢的东西和旅游时候也不用考虑价格了,他跟朋友出去吃饭的时候你也不用纠结谁请客因为他可以直接把账结了,他就觉得这样的自己超级棒,这种内心的成就感完全可以碾压所谓露脸带来的丢人感。
人,努力不丢人,靠自己的劳动赚钱也不丢人,丢人的是那些自己不敢做、不能做又害怕你做成功所以就来嘲笑你企图让你跟他一样当个鸵鸟 loser 的人。
所以他鼓励大家,为什么不去做短视频?想做就去做,这个过程中当然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没关系,有问题解决问题,成了一本万利,不成也就是被三八们说几句,实际能有啥损失~
分享给大家,尤其是还在犹豫纠结要不要做自媒体的朋友,真的不要被那些虚无缥缈的繁文缛节绑住了手脚。鄙人不才,想再补充一点,我们活在世上,拼的就是一股心气,你一定要有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这世上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可以阻挡你努力前行的脚步,nobody and not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