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每天看一看总有新东西

微语录精选:就业指南

006lXwqrgy1i5r6rxkwt5j30dw0lytb8
@达克鸭唐:#年薪 20 万属于什么水平#
年薪 20 万月薪接近 2 万,这基本是 99% 打工人的天花板了。
互联网放大了大家的感知,哪怕是做一些其他行业小生意净收入能达到这个水平也已经是人中龙凤了。
当然幸存者偏差,出来晒的和爱聊的要么真有这个收入之上要么就是皇帝用金锄头那类人。
另外其实说句实话,不光微博包括抖音、小红书、B 站之类的你看着很风光的大 V 他一年可能在社交媒体上也赚不到 20 万

@BeulahDong:之前听说上海很多小学都不让小孩课间出去或者聊天,上厕所还得举手,简直不敢相信,离谱的程度跟不让带饭只让吃过期预制菜差不多。怪不得我有一个外甥小时候皮得要命,长几年就黯淡无光了。

@阿尔法虎虎:牙科,其实是非常吃医生手艺的行当,尤其是很多治疗都是 “破坏性” 治疗,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逆性,优质牙医手艺的价值极高。
但是你去医院看牙,会发现牙医的手艺差异性并不体现在价格上。治牙,它的费用差异体主要现在耗材价位,而人力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牙科治疗的效果上,最关键的绝对是操作人,但这个核心价值的提供者,却得不到差异化定价。这显而易见的不合理,偏偏可以长期存在。

@阿尔法虎虎:“就业” 也是一种需求,而且是刚需。供给不足的时候,只能把需求对价卷高,也就是就业成本变高,从业者到手收入变低。
网约车越来越容易叫到,外卖越送越快,哪里是什么算法使然,只要从业者足够多就容易实现。

@tombkeeper:石器时代部落里的勇士和普通人的生产力相差不会超过十倍。而今天科技领域顶尖人物和平凡之辈的生产力差异至少是百倍千倍。每次科技进步都会让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力差异变得更大。未来这个差异还会继续增加。除非我们愿意放弃科技进步,否则,这个趋势不会改变,无论你开心不开心。 ​​​

@包特_ExpEcon: 科举和今天的高考是完全不一样的,科举考试授予的不是高级职业资格入门券,而是高级政治身份入门券。一次科举全国就录取几十到一百进士,进士身份不是对标西方的博士学历,而是议员身份,因此搞地域平衡不是扭曲规则,而恰恰是建立正确公平的规则。

@楚团长聊聊天: 很多互联网背了十几二十几万债的,可能就是日常还花呗信用卡的时候,有一次超了千把块钱,后面人生就毁了

 

意外

问:你小时候做过最蠢的事情是什么?答:希望自己可以当大人。

变化

问:为什么力工们、理工男们突然觉醒了?答:因为梭哈老婆的胜率已经低于梭哈A股了。

现实

就业指南:

皇粮三部曲:考公、考编、考研

创业三部曲:摆摊、开店、自媒体

铁人三项:外卖、快递、跑滴滴

吉祥三宝:保安、保洁、保姆

牛马三项:销售、客服、进厂

爆肝三样:设计师、程序员、小编

高效三部曲:富婆、富婆的女儿、富婆他妈

祭天三项:基金、股票、期货

圣体三部曲:土木、海运、化工

穷孩子三项:汽修、美容美发、厨师

底线三不去:桥洞、三和、野人

躺平三项:收租、啃老、理财

修仙三部曲:无孩、无婚、无贷款

失败

夜神月拥有死亡笔记,可以完全匿名地杀人,同时整天坐在家里吃薯片。不知怎么的,居然还是会被抓住。他是弱智吗?

悲剧

每年“双11”感想:我攒了好多要买的东西,但是我忘记攒钱了。

套路

问:美国有没有那种类似于“对对对,你说得对”这种敷衍人的句子。答:Interesting。

几率

下列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A.掷出的铅球会落地

B.没有水,人无法生存

C.太阳从西方升起

D.明年,中国足球队获得世界冠军

通知

尊敬的客户:您好,您于10月8日购买的“穿越回国庆前”套餐已经生效。现在是9月27日,由于本公司的服务发生偏差导致您多回了5天,对于这多余的天数本公司需要向您收取额外的手续费,总共50元整。请您及时V我50,祝您生活愉快,享受马上到来的国庆假期!

功德

“今天救下了一条人命,很为自己骄傲…”“展开讲讲。”“就是考虑过要不要打死老板,最终忍住了。”

刺激

“已婚男想找点刺激。”“买点A股吧。

 

如果强制大家 5 点下班,全民幸福感会有很大提升

@红帽笔记:我认真的说,此乃我亲身体验。
如果强制大家 5 点下班,全民幸福感会有很大提升。

别的不说,生育率也一定会有效提高。比啥补贴都管用。 ​​​

昨天回想了一下小时候的场景。我小学时期,差不多是 90 年代初。印象里我爸基本下午四、五点就下班了。那时候家里养了几十盆蟋蟀、还有个大鱼缸养鱼、各种花花草草。

同样是 8-9 月份,吃过晚饭我爸还会带我出门抓蟋蟀。可以这么说,工作时间在他们那一辈的生活里占比并不高。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进行其他娱乐以及陪伴孩子。

反观现在,就算大家是 6 点准时下班,到家 7 点。吃个晚饭,再看一下孩子作业就差不多 9 点了。
晚上躺在床上刷一会手机,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要问你这一天干了啥?你发现啥都没印象。
就是早上起来去上班,下班回来洗洗睡。
每天过的日子高度重复且无意义。

所以如果全民能 5 点下班,或者说严格 8 小时工作制。
大家都有更多的时间去娱乐、消费、陪伴家人。也许收入会下降,但是生活质量是真心提高了。
同时,因为不加班,劳动岗位也会变相增加。就业形势也会好转。只是平均薪资可能会降低。

希望大家不要活的那么机械。生活除了工作之外还有很多事要做。

 

黄毛思想

@九边 Pro:很多人就是活的太老实太拧巴,觉得自己勤勤恳恳,为啥不如那些投机取巧的人活得好?

仔细想想,有没有可能这个世界本身就不奖励那种 “埋头苦干”?

可能奖励的是那种 80% 的苦干+20% 的黄毛思想。

那啥是黄毛思想,我想了想,有这么一些东西,比如极度自信,不善于正面竞争,善于歪门邪道,无规则意识,他们懂情绪的价值,懂得制造情绪刺激,而且责任和道德感不强。

如果你 100% 黄毛思想,那你也够呛,大概率一辈子混混。但是你力工+黄毛,那可能就是王炸。

刚才有人提到一件事,说金庸作品里的 “黄毛含量(无视规则,我行我素,投机取巧的人)”,我想了想,这个含量是是逐步上升的,可能也是金庸年纪大了,开始发现这个世界本质就是个黄毛。

比如郭靖是黄毛零含量,金庸意识到这样的人是没法活下去的,于是给安排了女黄毛黄蓉。后期很多角色都是这个配置,比如《倚天屠龙》里的张无忌和赵敏,赵敏也是个女黄毛。

但是主角黄毛含量明显越来越高,比如杨过,70% 黄毛。令狐冲,至少 60%,到了韦小宝,已经彻底成 150% 的黄毛了。

从 “郭靖” 到 “韦小宝”,确实可以看出金庸对 “什么样的人能在江湖 / 社会中立足” 这一命题的思考在不断演变,也越来越 “现实化”,最后发现生存能力最强的,其实是黄毛属性拉满的。

 

 

预制菜是趋势,不是说预制菜比现炒的好,肯定现炒的好吃

@渔老板钓鱼:其实没人有能力教育消费者
图里面有三个逻辑问题,是诡辩

1、比如我说,预制菜是趋势,不是说预制菜比现炒的好,肯定现炒的好吃。
但为什么预制菜是趋势?
从监管角度看,预制菜好监管
从消费者角度看,预制菜便宜、速度快。
从商家角度看,预制菜稳定、不需要厨师
从房租的角度,房租很贵,预制菜减少厨房面积
从人工的角度,人工很贵,预制菜减少人员
……
这是一个无奈的趋势,没办法。
越发达的城市,预制菜比例越高,小城市人工便宜、房租便宜,预制菜反倒很少。

2、比如我说,冻蔬菜是很多连锁餐厅用的,但并不是说冻蔬菜比新鲜蔬菜好。新鲜蔬菜最好,为啥老乡鸡、西贝、米村等很多连锁都用冻蔬菜?
从监管监督角度来说,省事
从商家角度来说,稳定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不喜欢

消费者不喜欢,为啥还应冷冻蔬菜?
因为两个关键点:
第一、农残
菜市场、超市买的新鲜菜,不可能保障农残不超标,除非原产地监管保证。因为农残检测需要很长时间,一般 7 天才能出结果。就算三天出结果,蔬菜在菜市场等你三天或者七天再卖?那都烂了。
蔬菜因为是新鲜才是好,一个批发市场也不可能是一家农户一个菜地出来的,检测合格再销售是不可能的,这是监管无解的地方,除非原产地控制。

如果市场监督局说:只要饭店从菜市场、批发市场、超市买的菜农残超标,不处罚。
我相信很多餐厅都会去批发市场、菜市场、超市买菜。

第二、洗菜
饭店那么多菜要洗,阿姨能洗干净?泥土还好,虫子很难挑。
只要监管局说:菜里有虫子不立案调查,不处罚,我想连锁店都会应新鲜蔬菜。

3、不去吃西贝,会有多少人失业
其实不用担心这些失业的人,他们有地方找工作,而且西贝的员工更受欢迎。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哎呦不错往前方资源网 » 微语录精选:就业指南
分享到

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每天看一看总有新东西

每日福利TOP100永久地址/地址发布页

谢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