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噪声:祛魅条件:
他能给你带来人脉吗?
他能在你事业瓶颈期时,拉你一把吗?
你能借助到他,为你的事业锦上添花吗?
他能保证就算高度不同,也会尊重你吗?
甚至理解你的短处,带你认识世界吗?
如果不能,那他是谁并不重要!
@织女 Vega:梁晓声:你没富过,就不知道富人有多现实;你没穷过,就不知道穷人有多残忍;你没有从富变穷,就不知道人性有多自私;你没有从穷变富,就不知道人性有多虚伪。底层互掐、中产内卷、富人联姻。世上最让人佩服的两种人:穷不丧志,富不躺平。
@爱知君:大 A 由于缺乏平衡的市场化做空机制,流动性向右侧集中,即关注上涨的资金远远大于看跌的资金,做右侧交易的资金远远大于左侧交易的资金,会导致几个结果,一是技术分析在流动性行情下比其他市场更有效,二是鱼尾行情特别猛,怕高都是苦命人。三是重要节点看实质性指导,四是一轮大调整的表现往往通过长时间阴跌徐徐谢幕。
@乔峰:我们这种三四十岁的人,在社会上,只有死了,别人才会说:哎呀!太年轻了。 其他任何场景都是:这么老了?
@信号与噪声:2021:一线永远涨
2022:京沪永远涨
2023:京沪核心区永远涨
2024:京沪核心区学区房永远涨
2025:京沪核心区限售楼盘永远涨
@是寻瑕呀:简评京东 美团 阿里二季报
京东:血流成河
阿里:血流成河
美团:血流护城河
@雷斯林 Raist:经常有这个企业那个企业说自己承担社会责任,怎么怎么做公益。
我和你说。
真正的公益是京东、阿里、美团这样的。
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能薅羊毛。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也以远低于市场价格给所有人提供饮食。
拼多多百亿补贴,而这三家一个季度甚至一个月就能补贴 100 亿。
所以现在京东、阿里、美团可以归类于慈善企业。
提醒
很多人认为到了40岁人生就剩下一半了,实际上真正能活到80岁的占比仅仅26%!
反思
每次等电梯都好麻烦啊,为什么不设两个电梯,一个只上一个只下,这样不就不用来回再等了嘛。
套路
我的惊世智慧告诉了我一个解决出生率、社保、医保问题的方案,那就是“阶梯制”退休:
首先将退休年龄男女统一为65岁。 然后一胎的可以63岁退休,二胎的可以60岁退休,三胎的55岁退休(退休金不变)。
怎么样,有没有动力结婚生子了?
意外
问:做开发你遇到最无理的需求是什么?
答:之前在咸鱼接了个单,加微信做的一个小脚本,功能就是按下x键后电脑会自动输出脏话,一秒4喷到十几喷什么的都行,全自动的那种,脏话库可以自定义。结果那小子不给我结账,还拿我的脚本来骂我,真特么牛逼。
真相
博士并不博学,而是在某一领域极其专业,所以他们应该叫大专。
规律(一)
经常上网获得了以下经验:
收到信息“你好”第一反应是诈骗
收到信息“老哥”第一反应是求资源的
收到信息“在吗”第一反应是想白嫖或者要结婚了
规律(二)
倒闭的公司,70%的墙上挂过“厚德载物”。
如果再出现“天道酬勤”,倒闭几率增加15%。
如果再加上“上善若水”、“宁静致远”,基本没救了,准确率99.9%。
优势
为什么香蕉是最棒的水果:
-好吃
-吃之前不用洗
-好剥皮
-不会吃得到处都是
-不用吐籽
-它的皮可以让你的敌人滑倒
幸运
今天出门就被救护车撞了,还好救护车来得及时。
本质
我的前女友是个烟灰缸:
她告诉我她这这般模样,是因为别人总是向里面弹烟灰,她希望自己能找到个爱她的人。我给她洗干净后,很认真的呵护她,希望能把她变成水杯。直到有天我看见她满身烟灰的和弹烟灰的人在一起,我才知道,她就是个烟灰缸。
年轻时,最需要领悟的事
上次和朋友聊到说,从前人主要是物质上的苦,而现在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苦。
这种苦,是从学校就开始了。现代年轻人,被要求对生活做出精细的规划,定下目标,然后还要快速准确地实现它。整个社会仿佛都越来越不能容忍低效,没多少人会真正关心你经历了什么、内心有什么变化,感受如何。大家只看结果,就像家长只注重成绩,老板只盯着 KPI。高效,成了唯一的准则。
很多人很着急。刚工作两三年,就希望看到生活立刻有起色,职位要升,收入要涨。一旦没有,就容易沮丧或自我怀疑,心想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是不是自己不行?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偶尔想放慢节奏,稍微散漫一点,都变得很难。休息十分钟,心里就忍不住涌起负罪感,精神始终紧绷着。仿佛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着自己不断向前。
很多人渴望一夜暴富,这背后隐藏的,其实也是一种追求高效的思维:总想跳过过程,直奔结果。但人常常会忽略,爆发式的人生,往往需要足够的条件和机遇。事实上,大多数人生来平凡,没有金汤匙,没有资源加持,也没有突如其来的好运。这些都注定了,很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进步缓慢的。
我在想,或许长时间没有太大起色,才是大多数人生活的常态。或许,人本应该学会安于默默无闻,在自然中静静生长,学会独处,学会忍耐,甚至学会偶尔懒散。去读些无用的书,拓宽知识的边界,去些冷门的地方,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发发呆。这些,其实都不算虚度。
最近我刚好在教小朋友写作文,就是每个假期学校都有任务,要写八到十篇什么的,这个没有题目,全靠自由发挥。然后她说她完全不知道写什么,老是跑来问我。我说,什么题目都可以写呀,前天下雨,那就写下雨吧。她又接着问:下雨该怎么写呢,我不知道从哪里写起?
我说,写下雨,可以写回来路上,雨后天空的颜色,树的样子,风一吹过,树叶也会浇下来一片小阵雨。可以写小阵雨落到地面,视角看到积水慢慢褪去,地面还是湿的,路灯照在上面,泛着彩色光芒,还可以写车轮压过路面发出的嘎吱声………… 慢慢地,感觉就来了。
后面回来,雨依然在下,晚上我正坐在窗前码字。我看到,雨水密密麻麻地打在窗玻璃上,先是一滴,再是一滴,每一滴都像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圆珠子。它们并非静止,而是微微颤动,两颗相邻的水珠先是慢慢靠近,然后凝聚,汇合,最后骤然地向下滑落。
是的,哪怕只是随意的体悟,生活里就有很多很多丰富的东西可以写。做事,其实不必带着太强的目的性,只需不急不迫,耐心沉淀,慢慢就会积累到各种能力,这些积累会变成内心真正的支撑,让自己扎实而从容。这或许正是年轻时期,最需要领悟的事。
来源:公众号:之鱼星
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
@菊厂刘掌柜:我很喜欢探索新的生意,那作为外行新人的时候,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说下我总结的方式方法。
1、找一个业内从业者做领路人。这个人可以是朋友介绍,可以是前同事亲戚,也可以是球友校友。总之这个人不能缺,一定要想尽办法找到。
2、去业界生意最好的门店或者厂家蹲点。观察其模式,人员构成,开关门时间,定价原则,客户类型等。
3、去柜台冷清的地方聊天。主要问为什么生意不好,有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生意不好的现状。
4、去物业管理处聊天。主要问哪家租金高,哪家是业界老玩家,哪家口碑好,哪家在扩张门店。
5、做纸质价格对比图。主要看定价原则和产品异同点,总结出平均价格和高价格的级差有多少,快速厘清盈利模式和利润点在哪里。
6、上下游产业是什么,活的如何?比如包装哪家生意好,物流哪家是主要发货的。
7、如果能面对面拜访行业从业做的比较好的,是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一个小时的谈话,可以把自己很多的疑惑搞清楚。
总结下就是,1 个领路人 + 1 张勤快嘴 + 2 条能跑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