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志刚正在搞创作:很多城市人的思维非常混乱,即便是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城里人自己心里也明白,城里的人收入很高的那种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上班族都是一个月拿几千块工资,被裁员了找不到工作的也不少,去送外卖,开滴滴…… 总之就是牛马很难,现在一些电影总能折射到牛马的心理,很能引发共鸣。但切换到农村,这些人脑子里马上变成农村拆迁征地大家都一夜暴富,农村搞各种产业村里人人都能拿到很高分红,农村搞农家乐开民宿大赚特赚,即使是种地那也是一望无际大平原机械化种地农民轻轻松松就能赚很多钱…… 都咋想的?脑子呢?
@秦永臣 DXY:前车之鉴:A 股 2015 年上半年涨幅前 50 个股 —— 到今天 7 家已退市,3 家 ST—— 暴雷率 20%。
@荒谬 – 西西弗斯:我一般不讨论社会问题,但是有些东西是常识,比如农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被剪刀差抽血的群体,是被历史牺牲的一批人,如果连这个事实都不承认,那这个人不是蠢就是坏。
@tombkeeper: 之前大家对 “银发经济” 的理解还是狭隘了。“银发经济” 不光是促进老年人消费,还包括促进老年人就业。
@青春的泥沼:2025 年浙江大学招聘博士专职辅导员。
校外博士方面,连清华大学和中科大的博士都处于替补状态。
校内博士方面,浙大自己四个博士拟录取,四个浙大自己的博士候补。
@纯银 V:在公众号看到对黄金十年某一批创业者的描述,很感慨,他们现在是几十上百人的小公司老板,每年流水几亿,公司活得下来,轻微亏损或轻微盈利,看起来公司估值几亿十几亿,其实估值无法变现为个人资产,也无法给自己发高薪,收入不仅不如大厂同阶级的人,甚至不如大厂低一两个阶级的人。同时又无法脱身,企业责任和投资人都不允许他脱身。体面,辛苦,没赚多少。受困于此直到天长地久。
@gloria 的浮云人生:炒股最差的情况就是:胆小欲望高,想赢但怕输。最上格是胆大心细,早吃螃蟹见好就收,做不到的话一直大开大合日最野的狗或者谨小慎微就存定期买余额宝也不错,至少做到了知行合一、赚或者亏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最傻逼就是又想赚钱又怕亏,前期怕的不行等人家涨上去了按捺不住去接盘的
@看星星的 Flora:腰围是年龄感的分水岭,不分男女。
我现在也懂楚王为什么好细腰了!还是古代君王懂享受
@牛叔:经济探底过程中流动性泛滥时期,股市总是不会太差,一方面是钱多,另一方面有触底改善预期,这两个容易决定阻力最小方向,已经有券商命名叫水牛了。
@傅蔚冈:刚刚听到有朋友说,他妹妹家的新房已经没有厨房了。
没有厨房,吃饭怎么办?
“外卖。”
这么说,我想起来,上次我到新加坡时,很多朋友的家里也没有厨房,我当时就问,你们怎么吃饭?
“food court,食阁。”
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卖就是中国的食阁。
原因
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强制双休,为什么,为什么啊!!
答:双休又不能挪用。
现实(一)
我真的服了:
还有4个月就要2026了,在我的作文里2026年我应该坐在飞行汽车上,而不是骑在共享单车上。
现实(二)
问:你在地球Online的副本里都呆多久了?还不推主线吗?
答:NPC哪来的主线。
身份
经查,杨某某父母均为普通工薪阶层,其在澳洲做代购多年,所驾驶的劳斯莱斯是其从朋友处借的二手车,网传的10个保镖均是其同学,所穿名牌衣服均为拼某多购买,希望广大网友不要以讹传讹。另据接近当事人的人士表示,被撞国外友人目前身体状况良好,情绪稳定。其它具体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郁闷
烦死了,别人坐过的公交车座位太热了,太难受了。
他妈的陌生人的体温在未经我允许的情况下就这样强行注入我的屁股里。
套路
当你烦恼要不要和男友结婚时,只要把咖啡撒在他的爱车上就可以了。
有九成的男人会生气,但如果这时他反而问你:“没事吧?有没有烫伤?”这个比起车子更关心你的男人,是绝对不能放手的好男人!
关注我,给你更多情感建议。
原则
客户:“我想雇你做我的律师,但你得回答我一个问题:1+1等于几?”
律师:“您想等于几?”
客户:“你被雇佣了。”
成长
女:“想不想…变成大人?”
男:“好…好啊。”
女:“那把这个签了(掏出第三方劳务派遣合同,实习50%,全薪两千,无险无金,四周,月休一,压二发一,休息日要回客户消息)。”
反思
蚊子可以吸血没关系,但是不要吐进会让人发痒的成分。
就像朋友给你喝果汁,你喝了还吐口水进去啊。
这就是为什么你们在这个世界上会被人打。
想不清楚一个不难想清楚的事情,自然是因为想清楚就不舒服了
@tombkeeper: 前几年有个人说觉得自己很普通,很平庸,很丧。我为了安慰他,就给出了一个数字:2017 年中国年收入超过 12 万需要进行个人所得税申报的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1%。然后果不其然,就有很多人请注意是很多人跳出来说 “交税的都是我们这些白领”“很多老板都不交税”。
其实道理很容易想:即便不交税的老板和交税的白领一样多,也占 1%,即便我们相信这么荒谬的事情,这俩 1% 加在一起也就 2%。所以这根本不是想不清楚的问题,是不愿意想。想清楚就不舒服了。
招行在 2019 年的年报里也给出了一组数字:客户总数 1.44 亿;账户中资产过 50 万的客户有 264.77 万,占客户总数的 1.84%。
有次乘出租车,路过一个小区。司机告诉我这里面住的都是有钱人,“将来再造反,我就来这儿干丫的”。我对司机说:“您是个体出租,好歹自己还有辆车。等造反了,周围贫困县的农民进了城,您也跑不了哇”。司机想了想,说好像也是这个理儿。
人人都觉得自己是贫下中农。在贫下中农眼里,你们是革命对象。
最差的情况就是:胆小欲望高,想赢但怕输
@DMA 不潜水:我非常惊讶的发现一件事:
去年 3000-2600 这个区间经常吐槽市场吐槽大 A 吐槽一切的人,现在 A 股已快到 3700 了,吐槽大军里面依然是这些人为主。
我们首先排除这类人是为了吐槽而吐槽,天生就是烦人精。那么只剩下一个可能 —— 他们是牛市中一直亏钱的倒霉蛋。
我们继续把话题往深处推敲。如果这类人是在牛市中亏钱了,从去年 9 月至今,这种 “什么板块都能轮动涨一波” 的行情下,到底 TMD 做了什么才能亏钱??
无非三点:
1)确实是去年 9 月进入市场的,而不是从 3000 甚至更低的位置布局,9 月一进去就是当时的高点。
2)炒题材,买到了题材股的高位。
3)没买到合适的板块,然后挪仓位,结果原来的板块涨了,挪进去的开始跌,紧接着就持续不断地重复上述动作,把自己往死里套。
上面这三种原因,第一种纯属跟风不懂市场碰运气,而运气又刚好不咋样;第二种属于亏钱跟市场本身没多大关系,因为不论牛市熊市震荡市,题材股操作不当都能让你亏钱;第三种就属于 “市场认知不够”+“心态建设欠缺” 的综合原因。
如果过去这一年时间,指数越涨你越亏、指数把几乎所有板块都带动了一遍你还亏。
你真的好好总结反思一下了……
人,只能自渡。
每一次装逼,日后都会成为一笔负债跟着
@杭州金融女民工:这两天短视频上的一个网红,我估计很多人都刷到了,就是万千惠和三宝,三宝,就是写了《暗香》的作曲家。
今天要说的不是他们相差 25 岁的爱情和婚姻哈,说的是万千惠开公司的事情。
万千惠跟三宝结婚以后就开始拍视频带货,目前账号粉丝 700 多万,后台显示带货件数 1527 万件。
万千惠 2021 年的时候自己创业成立了自己的直播公司,一开始公司办公场地 100 平,老板加员工 5 个人,一年的 GMV 是 2000 万,如果按照 30% 的毛利率算,一年毛利是 600 万。
然后她的公司开始扩张。
老板和员工增加到 9 个人,一年的 GMV 就破亿,毛利就在 3000 万了。
随后公司继续扩张。
现在的公司,家大业大,办公场地非常豪华(空置率极高),员工福利待遇非常高(对标大厂),结果,资金链断了,要准备跟银行贷款续命了。
一顿分析后发现,现在整个公司,还是靠万千惠一个人直播赚钱,公司的其他主播不仅不赚钱,人力成本等还非常高,所以一旦万千惠减少直播,公司就会入不敷出,随时随地噶掉。
万千惠的这个创业经历,几句真几句假我们不知道,但是现实中的,这样财大气粗的傻子老板,还真的有。
我身边就有很多富二代创业,上来就是高举高打,业务还不知道在哪里,豪华办公室先租起来,员工先招起来,各种办公设备配置起来,流量先砸起来,200 万三个月就烧光了,甚至连个响儿都没听到。等钱烧完了才开始回过味儿来了,原来创业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啊。然后灰溜溜回家跟老爹老妈继续要钱,回头还是那一套,就他们根本不懂创业和生意的底层逻辑,光想着风光不想着生死存亡。
我个人的经验,如果不是父母铺好了路直接继承家业,普通人创业,就是抠抠搜搜一步一个脚印做起来的,一开始啥都是自己干,做电商的就自己去打包,做直播的就自己上镜喊麦,做带货的就自己拍照试款,脏活累活大小杂事都得自己干,不自己干就得花钱请别人干,而且花钱请人干也不一定保证能给你干好。捷径是没有捷径的,坑倒是一路上都在虎视眈眈等你来呢~
我是非常鼓励有能力有抱负的人自己干的,但我真的不鼓励没经验的盲目干,更反对当一个风光的便宜老板的思想,你的每一次装逼,日后都会成为一笔负债跟着你,太危险了。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有时那种显而易见的推理在实操中根本就是空谈
@河森堡:现实生活是复杂的,有时那种显而易见的推理在实操中根本就是空谈。
多年前的一天深夜,我突然接到一个哥们儿的电话,说我俩的一位共同朋友在 KTV 包间里喝大了,不省人事,怕酒精中毒出事,想给这位送医院去,但断片的这位实在太重了,打电话的朋友搬不动,就叫我来帮忙。
我赶到现场,看喝大的那位吐了一沙发,像滩烂泥似撅在那,我们就说给这位扶到楼下车里送医院,我那时练力量素质,硬拉 160 公斤,晕厥的这位体重才 80 多公斤,我心说那我给你拎下去还不是手拿把攥?结果,我抱着这位刚一发力,就觉得??? 心说我操,明明才 80 多公斤的体重,怎么这么他妈沉?!搬人和拉杠铃的发力完全不一样,杠铃是个刚体,你握紧了往上拉,整个杠铃都跟着你的力量走,搬喝醉的人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人体是软的,烂泥一样往下出溜,根本不跟着你劲儿走,你抬起肩膀他就落下屁股,你抱起屁股他又耷拉下脑袋,你搬的时候还得小心,别把他关节拽伤了,别磕着他脑袋,别掰着他颈椎,别让他被呕吐物呛着,也别让他吐自己身上…
总之,那天我和那朋友一起配合,俩人废了他妈死劲,把喝大了的这位皮带都拽断了才给他抬到车上,好家伙,抬完之后我身上那个汗出的,弯着腰哆嗦着喘气,汗水顺着鼻尖在脚前滴答成一片。
要从数据来推理,一个硬拉 160 公斤的人搬起 80 多公斤的人应该轻而易举,但在实操中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有很多复杂的情况不亲手实践是不会明白的。
所以有时候我在网上看,很多人写的文章旁征博引头头是道,各种数据列表一大堆,但可能只是看上去有道理,但现实中会发生什么,永远都只能在现实中找到答案。